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越大,而母親卻還是個一般幹部。從1949年到1952年,母親曾去看過秦兆陽幾次,可不知何故,他一次都沒來看過母親。母親很敏感,以後就不大找他了。所以當中國青年出版社讓找名家給看看稿子時,母親找了陽翰笙,卻沒去找秦兆陽。

1956年春,母親把稿子給了秦兆陽,請他過目,如無大問題,拜託他把稿子介紹給作家出版社。過了些天,秦兆陽來了電話,說稿子看過了,挺好,沒什麼大毛病,已經把稿子轉給了作家出版社。

秦兆陽當時是茅盾任主編的《人民文學》雜誌的副主編,他的話有分量。作家出版社果然非常重視,經過認真閱讀後,認為這部手稿是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想盡快出版。5月底,責任編輯任大心把這個訊息通知了母親,並表示只需對個別的一兩處地方做些修改即可——因為要落實毛主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政策。

但事情發展到現在,母親並不著急發表。她根據凡海同志的意見,經過反覆思索,認真寫出了一個修改方案。任大心把修改方案拿回去研究了之後,同意了母親的意見,也認為還是爭取儘量修改得好一些好。

任大心給母親的時間是6月20日以前改好。為表誠意,作家出版社還預支了母親一千塊錢稿費。

母親的體力發生了奇蹟,她竟能每天工作五六個小時,這樣改了二十多天,如期在1956年6月20日前完成。全書約40萬字,書名最後定為《青春之歌》。

隨著百花齊放的政策提出後,中國青年出版社又想起了母親。編輯張羽給母親打來電話,問稿子修改得怎麼樣了?當聽說作家出版社要出,他們急了,匆匆忙忙找到母親,表示他們最先拿到這部稿子,答應也會以最快的速度出書。母親說恐怕作家出版社不同意,請你們和作家出版社協商。果然,作家出版社堅持自己要出。最後任大心找到母親,請母親定奪。母親覺得還是在作家出版社出好。這是老秦介紹的,又那麼熱情和重視,還預支了錢。

於是,《青春之歌》這部書稿,就從中國青年出版社的身邊溜走,進到了作家出版社。

雙百方針給文壇帶來了一股溫暖的春風。很多過去不敢出的作品,這時都有希望出來了。母親高興之餘,又感到了一絲悲哀。為什麼幹啥都是一陣風?現在是百花齊放了,《青春之歌》才能出來,如果沒有這個政策,還不知拖到哪年哪月。

其實,交稿後,離真正出版仍有一段漫長的路。

到了這年8月中旬,小說還未付排,因為責編任大心搞審幹工作去了,其他人插不上手。母親的身體又犯了病,思想很苦悶。她想,自己的病這樣多,怕是活不多久,看不到自己的書出版了。

12月底,母親又給出版社打電話,詢問稿子出版日期。編輯回答:因題材新穎,這部稿子肯定出,但是否延期,還不能肯定。母親在日記中說:

看樣子,書出版的可能性還是大……真他媽的,天下事,總不像你想的那麼痛快()。

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3)

這是母親所有日記中,我發現的唯一的一次說粗話。

到了1957年1月18日,任大心來電話告訴母親,因為全國紙張缺乏得厲害,《青春之歌》今年不能出了,要到明年才能出。

母親心中不快,去找了秦兆陽,詢問既然缺紙,可不可以少印一點,把書先弄出來呢?老秦說,情況確實如此,趕到了這個時候,誰也無能為力。他說《人民文學》每期19萬冊都不夠賣,可現在因缺乏紙張,每期要少印3萬冊。

於是母親給責編任大心寫了封信,表示趁這個機會還想再做些修改。這一拖就是一年,也太長了。她想等責編來送稿子的時候,問問情況,甚至想到給周揚同志寫封信,反映一下這個意見(見1957年1月19日日記)。

到了2月19日,任大心把手稿送給母親。據他說,副社長樓適夷看了這部稿子後表示,如果楊沫同志把小說改好,下半年一定出,已為這部稿子留下了40萬字的空間。

這時,海默告訴母親,中國青年出版社的蕭也牧曾對他說,如果作家出版社不出楊沫的稿子,我們出。幾天前,柳溪去找蕭也牧談書稿時,蕭也說,請轉告楊沫同志,要和作家出版社談好,砸死,如果他們不出,我們出。

母親因此稍微放心了一些。但她內心深處還是苦痛不堪,在日記中說:

這是因為書出版有望了,還是生命的迴光返照?看我的面色總是紅紅白白很健康的樣子,可是內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