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囊裡,然後輕輕地開啟了槍套的扣帶,拔出冰涼涼的勃朗寧手槍,開啟保險,右手交給左手,接著從肩帶的扣環上解下一枚卵形手雷,做好了左右開弓的準備。眼看著列車越來越近,他不由得屏住了呼吸,腦袋裡什麼也不想。
北行的列車飛快地從前方的鐵軌上駛過,就在這時,少校只覺眼前火光一閃,下意識地埋頭閉眼,劇烈的爆炸聲頓時震得耳膜發鳴。轉瞬過後,他抬頭一看,心中叫了聲“好”,奧爾上士控制的爆炸時點恰到好處,日軍的裝甲列車已經脫軌,正中間的兩節車廂向外側翻,靠前的一節下部被炸出了一個偌大的豁口,靠後的那節底部和側邊也呈現出扭曲狀態,足見爆炸的威力還是相當大的。
意外遭到伏擊,日軍那邊最先反應過來的是身處五十多米外的那三名哨兵。傑迪納克少校沒有遲疑,抬起左手就是砰砰幾槍,雖然勃朗寧m1911的有效射程在五十米以內,但對於五十米外的目標仍有殺傷,他一開槍,而身旁的游擊隊員們紛紛開火,轉眼功夫就把那三名哨兵給掛掉了。在槍聲的刺激下,側翻的裝甲車廂裡有人冒頭瞟了一眼,便縮去不敢出來。少校沒有遲疑,用牙拉開手雷引信,以他最擅長的右手丟擲一個美妙的弧線,愛爾蘭製造的卵形手雷不偏不倚地落入那裝甲車廂破開的洞口,接著又是轟隆一聲
《想看本書最新章節的書友們,一下雲來閣,或手機訪問》
第31章 擊殺木村
二戰中期,以德國為首的同盟**隊在與美英陣營的交戰中逐漸佔據上風,日本審時度勢地加入了同盟國一方,打了美英聯軍一個措手不及,短時間內橫掃東南亞、席捲太平洋。戰後,東、西方同盟國在南亞次大陸的勢力劃分基本是以北緯77度線為界,也就是說,日本控制了喜馬拉雅山脈以南這片半島形陸地的一大半,西方同盟國則佔有阿拉伯海沿岸地區。
從1934年美英軍隊全面敗退算起,至1942年夏,南亞次大陸的4億多居民已在和平環境下生活了八年時間,但是和平並不意味著平和,尤其是在日本佔領下的中東部諸地,無論是人口占主體的印度斯坦人還是處於相對少數的泰盧固、馬拉地、泰米爾、孟加拉、緬、撣等民族,莫不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曾被他們視為“亞洲解放者”的日本軍隊,在本質上跟那些歐洲侵略者並無區別,而且統治手段之殘酷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個個名義上獲得獨立的國家,不過是為日本統治者效力的傀儡政權
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日本佔領軍的高壓統治和瘋狂掠奪引發了南亞民眾的強烈不滿,他們漸漸意識到遊行、罷工等非暴力手段只會遭致日本人的無情鎮壓,於是開始武裝抗爭,並積極尋求國際社會的援助。在1940年日本撕毀停戰協定重新發動侵華戰爭以前,僅有美國以及一些非國家名義的國際組織向南亞地區的地下抵抗者提供有限的資金和物資,那時候敢於拿起武器對抗日本佔領軍或傀儡政權武裝的游擊隊不超過三十支,而在1940年後,不願坐視日本獨霸亞洲的西方同盟國和蘇俄打破以往的禁錮,籍由地利之便向南亞地區大量輸送作戰裝備、軍事教官乃至獨立思潮,自願放棄印度皇帝頭銜的愛德華八世也在加拿大發出自由宣言,號召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個民族為了真正的獨立自由而勇敢戰鬥。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南亞次大陸4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湧現出了成百上千的起義隊伍,他們四處毀鐵路、割電線,襲擊警察局,攻佔監獄,甚至包圍兵營,佔領城鎮,成立民族政權,並與前來清剿的日軍部隊展開游擊戰。這樣的武裝暴動使得日軍在整個南亞徵收的物資較往年同期下降了三成以上,礦藏開採、橡膠種植正受到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
1942年5月的一天,在原英屬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如今附庸於日本的所謂傣泰王國,因出產石油而繁榮起來的迪格博伊市北郊,前澳大利亞陸軍少校馬修傑迪納克叼著半根雪茄煙,目光炯炯地注視著樹林外的鐵路。這個體格健壯的白人男子如今效力於愛爾蘭情報機構的一個海外分支,名為“澳大利亞復興同盟”。它成立的宗旨是幫助白人奪對澳大利亞的控制權根據1937年簽署生效的美日停戰協定,紐西蘭交由國際共管,澳大利亞保留獨立國格,但接受日本的駐軍佔領,軍事、政治、外交均受制於日本政府。
愛爾蘭王國與澳大利亞相隔萬里,兩者似乎挨不上邊,但是透過“澳大利亞復興同盟”,愛爾蘭政府網羅了數以千計的前澳大利亞軍人、科學家、工程師、醫療人員等等為己效力。隨著日軍在中國重啟戰端,並與蘇俄在遠東大打出手,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