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1部分

業較戰前有了質的提升,多款高效能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陸續投產,使得蘇俄空軍第一次有了媲美西方強國的資本,裝甲戰車的現代化和重型化大幅度提升了蘇俄陸軍的戰鬥力,其國防戰略也籍此從戰略防守轉為攻守兼備……

在愛爾蘭和威爾士的國家運轉走上良性軌道之後,夏樹得以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抽出身來,將一部分精力放在家庭上,另一部分放在他感興趣並且擅長的機械設計和軍事組織領域,而在此之外,他還密切關注著世界格局及主要國家的發展變化,俄國這位歐洲近鄰則一直是他關注的焦點之一。在兩代蘇俄領導人的不懈努力下,這個國家的工業經濟實力一躍邁入了強國行列,但它的農業卻沒能擺脫舊時空的遺憾。“新經濟政策”成效斐然,可在蘇俄領導人的意識裡,這是帶有資產性質的過渡性政策,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辦法。作為“新經濟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列寧始終對農業集體化的設想念念不忘,他覺得“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而斯維爾德洛夫作為列寧的得力助手和忠實信徒,在思想上繼承了這種理念。以數年的試驗和摸索為基礎,蘇俄政府於1933年正式廢除了“新經濟政策”,開足馬力朝著“全盤集體化”的目標駛去。在1933年,參加集體農莊的農戶佔農戶總數的8%,1934年就增加到了%,%,%,%。在全盤集體化運動中,蘇俄政府實行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消滅富農的政策,強行將沒收的富農財產轉為集體農莊公積金,並把富農驅逐出本區、州,不準其加入集體農莊。為了促使集體化運動開展,政府在分配土地,供應機器和拖拉機、種子,減輕賦稅,發放貸款等方面,給予集體農莊以優待。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幹。”這句話用來概括蘇俄推行農業集體化的成效是再合適不過了。就在蘇俄政府宣佈“農業集體化目標基本實現”的1938年,糧食產量卻只有%,低於糧食自給自足的底線,這不僅僅是因為農業集體化嚴重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因為政策在推行過程中侵犯了中農利益,而且不給富農出路,導致各地農民強烈抵制,甚至毒死牲口、燒掉糧食。據統計,在集體化的過程中,有數以百萬計的農民被驅逐,這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病弱婦孺,在流放過程中丟了性命,還有大約六成的馬匹、七成的牛羊以及八成的豬在強制推行農村集體化的過程中被報失蹤……夏樹一行人沿途參觀了許多集體農莊,雖然它們無一例外地向來訪者展示出農業集體化的理論優越性,可勞動者們的強顏歡笑和庫存物資的掩人耳目卻逃不過精明人的眼睛!

1月份的阿爾漢格爾斯克港正處於封凍期,在參觀完這裡有限的工業設施後,一行人遂北上前往此次旅程的最後一站,摩爾曼斯克。1899年建港時,這裡只是個偏僻荒涼的小型海軍基地,1916年連線俄國腹地的鐵路通車後,摩爾曼斯克真正發展起來。作為俄國北方唯一的終年不凍港,如今的摩爾曼斯克已然成為一個人口近百萬,煙囪與吊機林立,倉庫和廠房遍佈的大型港口城市。

近代沙俄海軍總體實力不弱,但艦艇不像英國本土艦隊或德國公海艦隊那樣集中,而是分散部署於北方、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四大海區。在日俄戰爭中,實力並不佔優的日本海軍便充分利用了這一點,採取逐個擊破戰術,先殲滅俄國太平洋分艦隊,後挫敗俄國波羅的海分艦隊和黑海分艦隊抽派艦艇組成的第2太平洋艦隊,導致沙俄海軍元氣大損。此後直至沙俄覆滅,俄國海軍再未恢復到1904年以前的盛容。蘇俄紅海軍成立之時,從沙俄海軍那裡接手的是個破敗不堪的爛攤子,不但艦艇缺損,裝備老化,更糟糕的是,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的獨立使得俄國在波羅的海的戰略處境深為惡化,而烏克蘭的淪沒致使俄國失去了在黑海的造船基地。在這樣的戰略環境下,此前最為弱小的北方艦隊逐漸成為蘇俄政府著重發展的主力之一,不僅接近半數的主力艦艇長期部署於此,更建立起了以摩爾曼斯克為中心的北方造船工業區。至40年代,摩爾曼斯克地區的造船業規模已超過波羅的海沿岸的列寧格勒和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成為蘇俄最大的造船業中心,而坐落在摩爾曼斯克港的北方造船廠則被譽為蘇俄的“第一造船廠”,具備建造輕重巡洋艦以及大型潛艇的能力,而俄國有史以來第一艘航母建造代號w的中型航母,便於1945年春在這裡完成了第一根龍骨的敷設。

第97章 北方之狼

1947年1月下旬的一天,在摩爾曼斯克港新建的11號碼頭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