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美國艦隊的左翼分隊用一次勇敢的戰鬥偵察否定了這種無端的質疑同盟國的數艘超大型戰艦連同護陣的輕艦艇群保持著嚴密而齊整的戰鬥編隊,而且,沒有發現任何敵艦有中彈的跡象!
另外一邊,苦苦支撐戰局的美方先遣分隊再遭打擊,其分隊旗艦、新銳重巡洋艦“德克薩斯”號受到對手的集中攻擊,艦體中彈起火,指揮官艾格蒙斯…凱特少將重傷。趁此良機,同盟國的前哨戰隊連續實施高速機動,將雙方距離拉近到了一萬兩千米,接下來幾輪猛烈炮火的命中率有了明顯提升,若不是斯塔克調來的右翼分隊和傑克遜維爾分隊及時加入戰鬥,這支重任在肩的先遣分隊恐有覆滅的危險。
不知不覺間,前哨之戰的進行已近一個小時,雙方主力艦艇的終極對決也漸漸升溫。當雙方距離拉近至27600碼亦即26000米時,同盟國艦隊開始“後發制人”。跟斯塔克的分隊集中攻擊不同,呂特晏斯此番祭出的依然是全隊集中攻擊戰術炮戰伊始,五艘戰列艦和一艘戰列巡洋艦的前部主炮火力盡數砸向了排頭的美國戰列艦“緬因”號。
“緬因”號和旗艦“俄亥俄”號一樣屬於北卡羅來納級改進型戰列艦,其艦體在大名鼎鼎的紐約海軍造船廠建造,主體完工後,同盟**隊開始以百慕大島為踏板對美國東北部的戰略目標實施轟炸,舾裝工程遂改在華盛頓造船廠進行。儘管建造過程中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美國人仍在1935年初完成了全部四艘北卡羅來納級改進型戰艦中的三艘,就綜合資料而言,這些終極戰列艦有著抗衡德國日耳曼尼亞級的實力,它們的服役既擴充了美國大西洋艦隊的戰鬥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軍心士氣的作用,但亞速爾戰役、百慕大海戰乃至夏威夷戰役的過程與結果均表明戰列艦的海戰核心地位正被航母和艦載機取代,所以美**方高層對待這些新戰列艦存在較大分歧,國內輿論也不再像從前那樣一片讚譽,許多人都認為多造航母才能重新奪回制海權,而像今天這樣發生在大巴哈馬海域的艦隊炮戰,在這些人看來已是上一個時代的遺物了!
又一輪震耳欲聾的重炮轟鳴,8枚18英寸口徑的德制穿甲彈帶著巨大的動能飛向了20多公里外的目標。延續德國海軍自1914年以來的戰鬥風格,呂特晏斯的戰鬥旗艦“日耳曼尼亞”號傲然列於戰鬥縱隊首位,緊隨其後的是同級艦“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號,它們的服役時間都超過了14個月,人員和裝置皆已完成磨合,並在兩個多月前換裝了最新型號的火控雷達。經過最初幾輪射擊的試探和調整,昂貴的火控雷達很快展現出了非凡的價值18英寸口徑的穿甲彈在22770米的距離上命中“緬因”號舯部的主裝甲區,而中速標準彈的穿透力此時盡顯無遺:儘管北卡羅來納級改進型的水線裝甲帶按照可低於18英寸艦炮轟擊的標準射擊,其最厚處達到了16英寸,而且採取了16度的傾角,但“日耳曼尼亞”號的這一擊還是在水線上方約120公分的位置炸開了一個大口子,儲油艙裡的燃料隨後汩汩地往外湧。
位列戰鬥縱隊前部的兩艘日耳曼尼亞級戰列艦霸氣磅礴,緊隨其後的三艘德意志級戰列艦也不遜色。它們的服役時間均已達到三年,是德國海軍在這場戰爭中東征西戰的中堅力量。在超過兩萬米的距離上,德意志級的16英寸艦炮雖難以直接撼動俄亥俄級的水線主裝甲帶,卻足以蹂躪它們的次裝甲帶和甲板建築,從而削弱它們的戰鬥和生存能力。
隨著兩艘日耳曼尼亞級和三艘德意志級的逐次發威,“緬因”號在十分鐘不到的時間裡接連捱了5發大口徑穿甲彈的轟擊,其中一發從右舷的雙聯裝副炮塔炮座穿入,剛剛送上炮塔的炮彈和射藥很快引了第二次爆炸,大火迅沿著供彈通道下層艙室蔓延,連貫的爆炸將下層船艙和通道變成了人間煉獄,滾滾濃煙很快籠罩戰艦舯部,竄騰的烈焰成為敵方射擊指揮人員校正彈著點的絕佳參照物。兩分鐘後,一發18英寸重炮再度命中“緬因”號,重磅穿甲彈擊穿了離艦尾約9米處的外部裝甲,在二號輪機艙右側發生劇烈的爆炸,使得戰艦的動力輸出瞬間降低了三分之一。
在敵方六艘主力艦的持續圍攻下,這艘集美英造船技術之精粹,配以30年代初最先進的製造工藝、裝置和技術建造的超大型戰列艦很快變得千瘡百孔,就連艦橋也陷入了大火的包圍之中,德國人的兩艘日耳曼尼亞級戰列艦雖也遭到猛烈的炮火攻擊,但由於美方艦艇的火控雷達數量較少、效能較低,德艦的損傷情況要比“緬因”號輕微許多。
7時17分,在艦身傾斜已達33度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