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節航速下的續航距離達到驚人的20000海里,適航效能也較普通潛艇好得多,但也由此帶來了戰術效能方面的負面影響——使用者普遍反應該型潛艇行動笨拙,轉向和下潛都很緩慢,2門45倍徑的6英寸甲板炮射程很遠,可潛艇自身裝備所能提供的觀測距離和瞄準精度非常有限,接近實戰環境的測試表明,它們的有效炮擊距離在10公里左右,最大不超過15公里。
為適應遠洋航行需求,獨角鯨級的內部空間十分寬敞,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而且可以搭載充足的彈藥和補給出航。除了常規的戰鬥巡邏,它還能夠勝任諸如海上破交、海岸襲擊、秘密運輸等多種任務,可謂潛艇中的超級多面手。戰爭爆發前,美國海軍針對各種作戰需求制定了大量預案,而對於敵方殖民地港口或孤懸海外的交通補給站,一艘獨角鯨級搭載50人左右的陸戰小隊前往襲擊,運送、支援、接應一步到位,
這天凌晨,當同盟國的“腓特烈…凱撒”船團在亞速爾群島以東約500海里的位置調頭返航時,附近海面除了執行戰鬥巡航任務的“青鱈魚”號之外,還隱藏著一條“獨角鯨”,這便是一週前從諾福克港啟程的“鸚鵡螺”號,它的任務是運送一批作戰物資前往蘇格蘭,並從那裡接回60名英國政府指定的重要人員。中途遇到了同盟國的護航船隊,“鸚鵡螺”號的指揮官剛開始本不打算採取攻擊行動,而是準備等目標走遠之後再向上級通報情況,之後“青鱈魚”號發射的魚雷命中敵船,隨即被德國驅逐艦按住一頓痛揍。意識到己方潛艇有可能陷入險境,“鸚鵡螺”號指揮官果斷出手,他指揮潛艇浮上水面,以兩門152毫米口徑的甲板炮向開啟探照燈搜尋目標並不斷施放深水炸彈的德國驅逐艦開火。由於距離較遠,加之海況不甚理想,“鸚鵡螺”號連發12炮,所有彈著點都與敵艦相距甚遠,即便如此,它冒險上浮並向敵艦開火的舉動還是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敵方驅逐艦關閉燈光,停止了對水下目標的追擊,會同其他護航艦艇謹慎應對這突變的戰況。
藉著上浮炮擊的機會,“鸚鵡螺”號順帶給己方指揮部拍發電報,及時通報了交戰方位以及對敵情的觀察結果,搭載有無線電干擾裝置的愛爾蘭重巡洋艦“魯格”號在第一時間採取了常規干擾手段,但完全阻止敵方潛艇無線電通訊的機率只有四成左右,遠不足以保證護航船隊的安全。
經過一番權衡,馮…海因克少將下令向德國海軍參謀部以及同盟國艦隊司令部拍發電報,通報本船隊的實時方位以及當前所遭遇的敵情。與此同時,“魯格”號的情報部門利用無線電測向技術定位了剛才拍發電報的敵方艦艇,以此指引己方護航艦艇前去探察。等它們趕到那裡的時候,“鸚鵡螺”號已經潛入水下,海面上雖然沒有留下明顯的證據,但德國驅逐艦的聲納裝置發現了這艘下潛中的大型潛艇,藉此證實了此前的推測。
既然這片海域有至少兩艘敵方潛艇,已經完成轉向的“腓特烈…凱撒”船團要做的就是卯足了勁往歐洲大陸的方向航行,經驗豐富的馮…海因克少將留下兩艘艦齡較新、效能較好的德國驅逐艦在船隊後方掃尾,防止敵方潛艇以浮航狀態尾隨船隊。若沒有新的意外情況發生,這一策略能夠讓護航船隊以最小的代價擺脫險境,然而離德籍油輪“塞特雷斯”號中雷才過去了不到三個小時,巨大的危險赫然降臨——“魯格”號雷達發現有一支艦隊從西北方高速駛來。
剛開始的時候,目標處於有效探測距離的邊緣位置,雷達無法判斷它的規模和組成,“魯格”號艦橋上的氣氛異樣沉重,為免恐慌蔓延,馮…海因克少將決定暫不向己方船隻通報敵情。所幸的是,他們向上級拍發的求援電報很快得到了回覆,而且來自同盟國艦隊司令部的指令非常明確:保持航向,非迫不得已不應解散船隊。
敵方艦隊的行跡被“魯格”號的雷達發現僅僅一刻鐘,它與“腓特烈…凱撒”護航船隊的距離就從40公里縮小到了30公里,這意味著敵艦隊不但在航速上佔有絕對優勢,而且知悉這支同盟國船團的準確位置。
此時在“魯格”號的艦橋上,所有輪休軍官都已經重新回到了戰鬥崗位,一雙雙眼睛或緊盯著各自的工作物件,或注視著黑漆漆的海面。一場激烈的戰鬥隨時可能降臨,緊張的氣氛掃空了人們的倦意,人們揣測著,思索著,憂慮著,等待著……
“長官,雷達室報告說,從目前的探測情況判斷,從西北方追來的艦隊由兩艘中型戰艦組成,它們排成單線縱隊,間距約為一千米。”
得到這份寶貴的技術情報,指揮官們頓時有種撥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