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9部分

的痕跡,護城河周圍的空地上部署有防空陣地。看到示警的訊號彈,這些陣地哨聲大作,戴著德制鋼盔但普遍蓄鬚的軍人紛紛跑向戰鬥位置,這裡有德制m1916型77毫米和m1917型88毫米高射炮,也有各種自裝高射支架的機槍,每一處炮位旁都插著一面奧斯曼陸軍的紅底星月旗。

這裡是北高加索,格羅茲尼,昔日的“可怕要塞”。這座著名城市的歷史卻很短,俄**隊於1818年在此建立要塞,到了1870年才有格羅茲尼市,居住於此的主要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車臣人。1919年,趁俄國發生革命和內戰,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翻過高加索山脈,格羅茲尼由此“迴歸伊斯蘭世界”,而後新生的蘇俄政權不斷向奧斯曼政府提出交涉,要求土軍撤回到1916年劃定的停戰線,但奧斯曼政府不僅無動於衷,還向北高加索地區增派部隊,沿邊界地帶修築了防線。到了1926年,緊張的北高加索局勢終於因為雙方軍人的“不剋制”而失去控制。俄土兩**隊先是在距離格羅茲尼九十多公里的莫茲多克發生激烈衝突,雙方雖未相互宣戰,卻各自調集重兵,圍繞這座城市展開了激戰。

格羅茲尼早年是俄軍在北高加索地區的戰略據點,由此可見它的重要位置。自19世紀發現油田以來,格羅茲尼迅速發展起來,俄國人在此修建了通往裡海西岸港口的輸油管道。土耳其軍隊佔領這裡之後,奧斯曼政府撥出專款恢復和擴大這裡的石油開採,短短几年時間,格羅茲尼油田就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自營的最大石油產地,除供應本國工業生產之用,大部分用於對外出口,逐漸成為奧斯曼政府的支柱性收入之一。因此,蘇俄轟炸機第一次攻擊格羅茲尼之後,土耳其軍隊立即對俄國城市展開了報復性的轟炸,雙方你來我往,空中較量不斷升級,北高加索地區霍然成了檢驗空戰和防空技戰術發展的試驗場。

二十多分鐘後,由十數架飛機組成的蘇俄機群進入了格羅茲尼防空圈,地面開始響起密集的槍炮聲。從地面看去,當空綻放的團團煙雲橫阻在了蘇俄飛機的航路上,然而高射炮的火力對那些飛機的實際威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俄國飛機大多安然無恙地越過了土耳其軍隊的防空火力。它們的外觀輪廓並不完全一致,有的在陽光下呈現出平滑的金屬光澤,駕駛艙和射手戰位都採用了相對封閉的構造,有的還是老式布質蒙皮、敞開機艙,參差不齊的效能讓它們無從保持緊湊編隊,每架轟炸機攜帶的炸彈數量有限,但因為抵達投彈位置的時間間隔較大,對城市的轟炸前後持續了十幾分鍾。

隨著黑色的炸彈從天而降,地面在聲聲巨響中猛烈顫抖,爆炸所產生的煙塵直衝雲霄。一座煉油工廠遭到攻擊,當即燃起了駭人的大火,城市裡到處是驚慌失措的呼喊聲,人們在濃煙中推著古老的壓水消防器具趕去滅火,結果自然是杯水車薪。除去一架不幸被擊落的轟炸機,餘下的蘇俄轟炸機迅速踏上了返航的道路,土耳其人的反擊如期而至:十餘架雙翼戰機呼嘯而至,金色、綠色、紅色相混的塗裝讓它們看起來像是兇猛的食雀鷹。當它們快要趕上俄國人的轟炸機群時,幾架墨綠色塗裝的戰機突然從高空俯衝而下。俄國戰鬥機的數量雖比財大氣粗的土耳其人少,但蘇俄飛行員的技巧和鬥志顯然要勝出一籌,他們如騎兵一般衝入步兵陣列,左殺右砍、勇猛異常,一轉眼的功夫,兩架土耳其戰機便拖著黑煙墜向地面——外界所認為的軍事衝突,早已演變成為真刀真槍的流血戰爭,雙方死傷將士及不幸喪命的平民早已超過千人!俄土戰機纏鬥之時,一群灰色戰鷹從西南方向高速飛來。德國人雖未直接參與奧斯曼帝國對北高加索的擴張,卻也是土耳其人奪取格羅茲尼油田的經濟受益者。應對高加索的緊張局勢,德國在三國共管的巴庫地區加強了軍事部署,戰功卓著的德軍第4戰鬥機聯隊從海灣地區調往巴庫,這支長期部署海外的空軍力量裝備著效能卓越的福克…xi型雙翼戰鬥機,每一名飛行員都擁有至少200小時的飛行經驗,是令俄國人頗為忌憚的力量。蘇俄飛行員放棄了進一步擴大戰果的機會,掩護著己方轟炸機迅速撤回到邊界一側,德軍戰鬥機依然沒有捲入戰鬥,而是如禿鷲般在戰場上空盤桓一陣。危險解除後,其中兩架福克…xi在被擊落的蘇俄戰機殘骸附近降落,飛行員在現場進行了拍照記錄,然後重新駕機升空,跟隨己方機群返回位於巴庫附近的軍用機場。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蘇俄政權自誕生起就受到了西方國家的聯合抵制,德奧土法英美意等國代表均在1919年的柏林公約上簽字,宣告對蘇維埃俄國採取外交和經濟封鎖,然而1926年俄土發生衝突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