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格拉克海峽,德國公海艦隊便將駛出港口,在丹麥海域迎擊強敵。

1911年的德國海軍,已不必再像1904年那樣對英國海軍的威脅感到無端的絕望。火力兇猛的拿騷級和赫爾戈蘭級無畏艦,航速迅敏的兩艘新式戰巡,訓練有素的潛艇群,以及規模首屈一指的高速魚雷艇部隊,擁有這些強悍的海戰武器,德國海軍的戰術可選擇餘地大了許多。在夏樹看來,硬碰硬的較量儘管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只要時刻保持冷靜靈活的頭腦,以主場之利擊退英國艦隊的把握仍然很大。

此刻真正讓夏樹感到憂心的,反而是人在布洛姆堡王子領地的夏洛特。

帶著沉重的心情從個英國歸來,她忽然間發現自己的祖國隨時可能捲入同德國的戰爭當中,更讓她感到心悸的是,德國的幾乎每一張報紙都在抨擊英國,兩個國家的新仇舊恨如同火山岩漿奔湧而出,勢不可擋。夏洛特因此陷入了深深的憂思,在夏樹面前,她也不再像從前那樣袒露心扉,而當夏樹奉命返回基爾備戰時,她既沒有選擇與之同行,也沒有出言阻止,而是滿目傷感地目送夏樹離開。

這一切都讓夏樹心神不寧。

數日之後,蹲守在英國的德國諜報人員發來一條頗具分量的新情報:隸屬英國地中海艦隊的主力艦隻出現在泰晤士河口,至此,英國海軍已集結了至少40艘戰列艦和4艘戰巡,裝甲巡洋艦的數量達到22艘,輕巡洋艦為37艘,驅逐艦和大型魚雷艇近140艘——近兩百艘鋼鐵戰艦在同一海域列隊集結是怎樣一幅震人心魄的場景?

相較而言,在本土海域以逸待勞的德國艦隊雖然擁有近500艘作戰艦艇,可其中一多半都是單艇重量不足20噸的高速魚雷艇,它們搭載1到4枚魚雷,戰鬥航速超過35節,活動半徑在30到160海里不等。早幾年,列強國家相當重視這種效能突出、造價低廉的小型艦艇,但在部隊批次列裝的過程中,他們漸漸發現這些片面追求高速的魚雷載具就像鋒利的匕首,刺殺格鬥尚可,卻不太適合正面交戰,作戰效率又受海況影響較大,因而熱度漸消,戰略上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忌憚。

針對英國海軍擺出的咄咄逼人態勢,德國公海艦隊隨後在基爾灣舉行演習,由20艘航速較慢的前無畏艦坐鎮中列,4艘拿騷級搭7艘裝甲巡洋艦、3艘赫爾戈蘭級配11艘輕巡洋艦分別組成快速打擊縱隊,2艘戰巡領4艘輕巡洋艦擔當戰術奇兵,高速魚雷艇編為6個快速突擊群,針對英國艦隊進入斯卡格拉克海峽後的不同路線進行了晝間和夜間的戰鬥操練,並有意放出訊息,德國海軍已在經丹麥海域進入波羅的海的必經之路——大貝爾海峽和厄勒海峽的航道附近大量佈設水雷。

日復一日,這個時代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兩支艦隊相隔數百海里要相對應,火星撞地球式的拼殺遲遲沒有到來,反而是德國國內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企業、商人乃至普通民眾皆因股市暴跌而蒙受了沉重的經濟損失。之所以如此被動,是由於新興的工業國家的資本財力大多投入生產裝置,國力雖強,金融力量卻相對薄弱。

德國的陸軍將領們不懼英國派兵參戰,但首相貝特曼、海軍首腦提爾皮茨等人以國內局勢不穩及軍事準備不足為由力主和談,處理摩洛哥危機的關鍵人物,外交國務秘書基德侖,因為英國出乎意料的強硬立場而轉變了態度。德皇威廉二世一開始就不願為了摩洛哥問題同法國開戰,經不住皇儲等人的勸說才同意進行戰爭準備,眼看進退兩難,他只得請奧皇弗朗茨…約瑟夫出面斡旋。

法國人心知軍事實力不濟,俄國盟友又拒絕施以援手,就算英國艦隊能夠碾碎德國海軍,陸上戰事仍將給法國本土帶來災難性的打擊。於是,法國人同意作出讓步,保證不損害德國在摩洛哥的經濟利益,並且提高補償條件。

法國方面讓了步,英國對此也予以預設,德皇威廉二世遂令外交部門重啟與法國的談判。經過數週的努力,德法兩國基本達成一致,德國率先撤走了在阿加迪爾停留多時的“柏林”號巡洋艦和“豹”號炮艦,法國則在新的摩洛哥協定上簽字:兩國同意確保摩洛哥主權獨立的1906年《阿爾赫希拉斯總議定書》作廢,德國承認摩洛哥成為法國事實上的殖民地—法國的保護國,並保證德國在摩洛哥只追求經濟利益;法國保證不在關稅和貿易自由以及鐵路運費等一切方面允許不平等待遇,同時向德國轉讓法屬剛果約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其中包括兩處條件尚可的海港,從而使德屬喀麥隆殖民地獲得了出海口。

對於英法德三國的領導者而言,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