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的航速,但已經不足以協同最高航速普遍超過24節的戰列巡洋艦作戰,因而單獨列在第四偵察分艦隊,主要負責波羅的海方向的近海警戒巡航。在1914年8月7日的作戰行動中,兩艘隆恩級被編入輔助艦隊,為六艘魚雷艇母艦和“俾斯麥”號輕航母開路護航……

“穿甲彈裝填……”

“‘安東’就位!”

“‘布魯諾’就位!”

“校正引數……方位角度0,仰角2°30′……”

“引數正確!”

“雙炮聯射……開火!”

“隆恩”號前主炮塔內,蓄著大絡腮鬍子的炮長髮話嗓音粗獷、彪悍氣質盡顯。在他有條不紊的指揮下,年齡參差不齊的炮手們步調整齊、動作標準,短短二十幾秒就完成了一次主炮再裝填。為了讓“國王”、“德弗林格”這些新銳戰艦儘快形成戰鬥力,德國海軍的既定策略是從艦齡較長的戰艦上抽調資深軍士和水兵,由此產生的缺額則由擴員徵召的新兵填補。雖說德國公民的受教育程度高,戰爭爆發時100名士兵平均只有1名文盲,而受教育程度良好的新兵能夠較快培養成為合格的戰士,但是在一定時期內,他們對戰鬥崗位的熟悉程度和承受壓力的能力遠不如老兵。動員開始後,大批曾在海軍服滿現役的預備人員和海軍院校的學員生增補上艦,各處戰位又面臨著新的磨合問題。所幸的是,相對順利的戰鬥給官兵們注入了充沛的信心。

兩門主炮的擊發相差不過一瞬,巨大的轟鳴伴隨清晰的震動,兩枚210毫米口徑的穿甲彈直奔艦艏前方的英國巡洋艦而去。在硬實力上,德國的裝巡對英國的輕巡無疑像是英國輕巡對德國大型魚雷艇那樣明顯,何況在這片位於日德蘭半島以西海域的戰場上,兩艘隆恩級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聯手攻擊一艘有傷在身的積極級,戰鬥結果根本是毫無懸念。在艦炮的震耳轟鳴和炮彈的逆耳呼嘯聲中,孤獨的“積極”號已不能夠隨心所欲地馳騁於海上,它艦橋外壁被炸開一個黑乎乎的口子,左舷也有兩門艦炮被炸燬,甲板上到處是血跡和屍骸……

“約克”號的前主炮塔內,年輕的炮手們在年長者的帶領下進行著不容有一點瑕疵的炮彈裝填,資歷深厚的炮長則親自校正射擊引數。

“方位角度0,仰角2°20′……好!開火!”

負責火炮射擊的炮手同步踩下兩門210毫米主炮的擊發踏板,而從炮塔外部看,兩門主炮的炮管幾乎與海面相平,而射擊距離越近,炮彈動能的損耗越小,對艦體裝甲的侵徹力越大。

轟……咚……

炮彈出膛不久,照明彈照耀下的英國巡洋艦舷側陡然騰起一團水浪,這個場面跟魚雷命中艦體爆炸大為不同,經驗豐富者一眼即知這枚炮彈可不是普通近失彈,從彈落點和射入角看,它應是命中艦體水線一下部分無疑了。

接下來,兩艘隆恩級裝甲巡洋艦又在更近的距離向戰旗高掛的“積極”號發射了四十餘發炮彈,約三分之一來自它們210毫米口徑的雙聯裝艦炮,其餘則是位於舷側但可向正前方射擊的150毫米單裝艦炮所為。在此期間,英國巡洋艦又被命中兩次,可見其航速明顯減慢,艦體漸漸向左傾斜。逼近至1500米距離時,“隆恩”號以摩爾斯碼發出燈光訊號,要求對方舉白旗投降。

布倫特上校從對方的燈碼訊號中直接讀出了勸降內容,緊接著,通訊官就此事前來報告。看著這名滿臉血汙卻無半點懼色的下屬,布倫特上校既感欣慰又自覺有愧,艦上的無線電發報機已在戰鬥中損壞,艦壁破損嚴重,底艙進水無法控制,半數鍋爐和輪機已不能運轉,動力全失看來只是時間問題。打不過又逃不掉,等待“積極”號只有兩種結局:要麼屈辱地被俘,要麼光榮的沉沒。

寧死不降,聽起來是多麼豪邁,想著理所當然,身處其境則是另一碼事。經過短暫的考慮,布倫特上校下令棄艦,並令正在艦底努力堵漏的損管人員在5分鐘後開啟艦底閥門。

儘管眼前這艘英國巡洋艦既沒有做出投降與否的答覆,艦上的戰旗也沒有降下,看到英國艦員紛紛從甲板跳入海中,舷側的救生艇也已被放下,兩艘隆恩級裝甲巡洋艦的編隊指揮官下令停火,由“隆恩”號盯住英國巡洋艦,“約克”號朝兩艘德國魚雷艇駛去。最後的戰鬥中,它們都蒙受了沉重的創傷,用探照燈指引己方炮火的那艘,艇艏已經沒入水中,艇身也發生了嚴重的傾側,唯一的救生筏擠滿了逃生的艇員,還有許多人不得不在水中掙扎,而另一艘1898級大型魚雷艇狀況也不容樂觀,它的艇尾甲板已接近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