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部分

裡的活,拿起武器準備戰鬥。

從亞眠通往巴黎的鐵路幹線穿過了博韋城區,法軍的防守重點也因此放在了這裡,然而德軍的進軍路線卻避開了這座城市,部署在博韋北邊的法軍部隊赫然發現德國人的灰色浪潮出現在了視線中。

德**隊還未靠近河岸,只聽轟轟兩聲巨響,附近的兩座短橋在猛烈的爆炸中化成了漫天飛舞的碎屑。

法軍總司令部的命令得到了嚴格的執行,而在每年汛期,泰蘭河都會有人淹死,可是過了汛期之後,河水通常只到成年人大腿位置,就演算法國人自毀了河上的所有橋樑,也不足以抵擋德**隊的進軍步伐。

灰色的隊伍漸行漸近,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卡車上坡的隆響聲,參雜著難以形容的金屬摩擦聲和沉悶的腳步聲——德國人的秘密武器,那些裝備火炮和機槍的履帶式戰車,雖然不是無懈可擊,但它們的進攻總是伴隨著大量德軍步兵的跟進,法軍士兵往往還沒靠近它們就已經被德軍槍彈擊倒了。

德國人剛剛進入射程,部署在後方樹林的法軍炮兵就急不可耐地開火了。炮彈呼嘯著飛向遠處,落下之時,秩序井然的德軍佇列頓時散亂開來。如果這時候就以為德國人被挫敗了,或是攻勢受到了遏制,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德國人就像受到挑釁的蜂群一般向河岸邊的法軍陣地猛撲過來,那些戰車飛快地捲動著履帶,揚起滾滾沙塵,勢如衝鋒的騎兵,又比騎兵強大許多,落在附近的炮彈對它們幾乎沒有任何的阻擋作用。

跟在戰車後面的德軍步兵浩浩蕩蕩,此時從空中往下看,會發現這數千德軍涇渭分明地排成了三個波次,每個波次並非單列橫隊,而是形成了鬆散有序的戰鬥佇列,波次與波次之間隔開了三四百米,這樣不容易像均勻陣列在敵方炮火面前蒙受較大損失。

位於河東岸樹林中的法軍部隊率先接敵,多挺哈奇開斯機槍發出連貫的嘶吼,以在比利時和法國邊境地區的戰鬥經驗,如此猛烈的機槍火力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幹掉上千沒有炮火支援的德軍步兵——戰場上的老經驗並不一定能夠屢試不爽,抵近法軍陣地之後,裝備旋轉炮塔和短管戰車炮的德軍戰車開始逐一清除法軍的機槍火力點,不出五分鐘,樹林中的法軍機槍便完全沉寂下來,而在德軍戰車面前,法軍士兵手中的步槍無異於昂貴的燒火棍。

接下來,德軍戰車並未直接衝進樹林,而是在樹林外以炮火和機槍掩護己方步兵向樹林中的法軍部隊發動進攻。發生在林地裡的戰鬥與塹壕中的近距廝殺如出一轍,大量裝備手槍、輕機槍和手榴彈的德國海軍步兵延續著猛衝猛打的近戰風格,這裡的法軍士兵或是結束休整重返前線,或是第一次踏上戰場的預備役人員,他們哪裡經歷過這樣的戰鬥,一轉眼的功夫就被逐出樹林。

看到己方的前衛部隊倉惶不堪地渡河撤退,在河西岸築壕防守的法軍部隊頓時亂了方寸,士兵們沒頭沒腦地朝對岸射擊,軍官們以為德軍會在前方樹林正對的河段發起渡河作戰,忙不迭地往這裡調集作戰部隊,使得這條沿河防線的其他位置兵力空虛。

佔領泰蘭河東岸之後,從亞眠方向推進至此的德軍部隊卻不急於渡過這條既淺又窄的河,而是冒著法軍炮火逗留於林地以及河岸後面的開闊地帶。不久,兩架雙翼單座的德國飛機從北面飛來,其中一架主動引開了在附近活動的法國戰機,另一架則在法軍的河岸陣地上空盤旋了一陣,引得法軍士兵噼裡啪啦地朝空中打槍。過了一會兒,只見這架灰色塗裝的飛機不斷降低高度,進而在離河岸較遠的空地上降落了——在法軍炮兵將其摧毀之前,機上的飛行員同地面的步兵軍官進行了短暫的口頭交流,然後駕機起飛,讓對岸的法國人看得目瞪口呆。

得到了飛行員的指引,德軍的渡河作戰找準了法軍的軟肋,一部分戰車沿著河岸向上遊行進了數公里,儘管只有數百名士兵在第一時間跟隨它們橫渡泰蘭河,卻輕而易舉地撕開了法軍防線,建立了橋頭堡。接著,渡河的戰車和步兵一分為二,一部分留在河岸掩護後續部隊渡河,其餘組成一支精銳的快速突擊部隊,利用戰車的推進速度穿插佔領了法軍後方的道路交叉口,擺出一副包抄圍殲法軍部隊的架勢,指揮分散、軍心不齊的法國人果然上當,一些本土部隊立即放棄河岸陣地向後退卻,寬達十餘公里的沿河防線頓時漏洞百出。

如此輕鬆的功勳送到跟前,經驗老道的格里恩茨可不會錯過,他立即指揮先遣部隊在三個地段同時渡河,雖然遇到了部分法軍官兵的頑強抵抗,但不出一個小時,十二輛海軍戰車和四千多名德軍步兵便突破了由一萬多名法軍官兵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