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公見他已允親事,心中大喜,就受了良玉四拜。
又同至內堂,拜見夫人。至此,全府人等,俱稱姑爺。把兩位千金小姐,躲在房中,各自心中暗喜,日後招親。於是,鄒公忙命治酒,以作賀喜。鄒公與良玉在書房吃酒,說道:“賢婿,如今奸相執掌朝綱。恐漏真名,禍生不測。莫若以老夫的愚見,仍以穆榮之名,入籍大名府。後日相機,再為更易何如?”那良玉便一躬道:“謹遵岳父大人嚴命!”河北今乃科場之年,良玉高高中了大名府的案首。各官見了,也稱鄒公之婿,且又才高,是以舉它個博學,輕輕地得了真主。鄒公見了十分歡喜,以為眼力不差。忙了兩月,又要打點進京會試。但唐朝貢生,即能會試,非比後世要鄉試中了,方能入闈。
閒話休提。再言鄒公忙忙寫了幾封相知的書信,又命五、六個誠實家人,選擇了吉日,送良玉進京。於是,良玉辭別鄒公夫婦,同了家人,一齊動身,取路進京。行來非止一日。
那日到了都城,家人尋下了房子,請良玉安歇,已在京城不提。
撥轉文詞,再說春生在邱公署內,入了河南籍。實入泮宮鄉試,又中了一名副榜。今又來至京中會試。
再言那良玉,在寓所過了幾日,取出各家信與家人們先去投遞。將馮公書子留下,自己寫了一個手本,同書信,待自家親自奔到都察院衙門而來。走進頭門,良玉吩咐家人:“你們在外面等候。”自己取了手本、書信,獨自走至儀門。只見冷冷清潔的無人出入,又見東角門懸著一塊吊牌,上面寫著一張告示。良玉看見上面寫道:“本院示諭:一應貢生舉監生員得悉,今照得本都院欽奉聖命,今科考試天下各省英才。場期在近,理宜靜候。凡有一應緊要公文,今已委官將理。至於親族相知,山人墨客,赴選生員,稟投書者,照理東號房書吏實時辭回。所有書信、手本、名帖,均投號房,候本部出闈之後投遞。該房並管門人役,嗣後務須遵照,不得擅行混稟。倘敢故違,定行重豚,決不姑寬。本都院言出法隨,勿得視為故套。倘有軍國重務,即行稟報,毋違,特示。”梅良玉看了一看道:“雖是故套,而馮公為人耿介,那把門人役,如何肯替我投遞?”
心中想道:“不要理它。我到宅門上看看,或者遇見個熟人,他便肯替我投遞,亦未可知。”一直來到宅門。只見裡面走出一個老人家來,迎著說道:“相公,你是做什麼的?”良玉道:“小生要會你家老爺的,有書信、手本在此。”那老人把良玉看了一看道:“你這位相公,好象是在山東船上,會我家老爺的穆相公麼?”良玉道:“正是。”那家人見說是穆相公,便說道:“相公,請到迎賓館少坐,待老奴與相公通報。”於是,在良玉手中接了書札、手本,往內通報。又見一個人手拿帖面,飛跑前來。家人認定一看,認得是邱姑老爺。家上前迎著,方知邱相公前來謁見。請至迎賓館,他才進去通報。你道這邱生是誰?原來就是春生。邱夫人是馮公的妹子,所以春生來拜見母舅。家人進去投帖,他走至迎賓館坐下。不期良玉已先在內,二人忽然相見,不覺大哭起來。一時,各敘離別之情。春生已知姐姐神人搭救,現在鄒府;梅璧又知母親在母舅任上,俱各平安。俱各大喜,專等謁見馮公。不知馮公可曾會否,且聽下回分解。
。。。
 ;。。。 ; ;
第三十四回 穆榮會試入黌門 春生赴考住長安
詞雲:
不忍一時有禍,三思百歲良方。寬心和氣二陳湯,吃些方兒為上。人生名利虛謬,何須較量爭強。因皆宿忿漏衷腸,藉此辭婚頂撞。
話說家人接了書札、手本、名帖,一竟到書房而來。正見馮公靜坐觀書,那家人將兩封書信呈上。馮公大怒道:“老狗才,我已出告示在外,凡一切書信,不許投進。你今敢將書信傳進,倘或盧杞知道,說我紊亂場規,尋私舉子,怎麼了得?這等放肆的老狗才!”老家人跪下稟道:“非老奴敢於投遞,只因一位乃邱姑爺的相公,一位乃老爺常思的穆相公,故此老奴方敢投遞。”於是,馮公接過兩封書信一看,只見手本上寫著沐恩門生穆榮,叩稟老恩師金安;一個名帖上寫著愚外甥邱魁叩稟。
馮公一一看完,方才慨然道:“原來是他二人。既然如此,你可起來,快請他二人進來。”家人答應出來,道:“二位相公,我家老爺在後堂相請。”二生聽得,忙整衣冠,隨家人來至內堂。早見馮公笑嘻嘻迎將出來,口中說道:“二位賢侄。正是我欲仁斯仁至矣!”二生來至中堂,一齊說道:“老年伯請臺坐,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