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盛,其實是我們佔據優勢。”
1919年的四月,整個西亞前線的氣氛是壓抑和沉重的,同盟國持續不斷的進攻,後方同盟源源不斷的援兵的訊息都給西亞前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是作為前線的司令。曹衝卻並不著急,只是頻繁的不斷出動著裝甲武士部隊和jīng銳的裝甲師,一點點的零敲碎打敵軍前線的部隊。一方面指揮著手頭的各個底牌拾遺補缺,彌補著防線的漏洞。一方面還要不斷的給自己手下的人們做思想工作,緩解心理壓力。
在整個西亞戰區的戰鬥形勢,中方和同盟國一方一直是維持著大戰鬥,小消耗的態勢。雙方都沒有給對方以很好的殲敵的機會。同盟國一方,雖然部隊都是從各個戰區裡調集過來,但軍權已經得到了統一,不像第一短時間各自為戰的局面。現在統一由德國新軍神興登堡元帥為總指揮,這傢伙老謀深算,和現在曹衝對弈起來卻正是棋逢對手。
雙方都是不疾不徐,各自保持各自的節奏。
西亞戰局聲勢拉的很足,雙方投入總兵力超過八百萬大軍,但實際上打起來卻進行的很是平緩。因為誰都知道,在這個地方,即使是來一次真正的在別的地方看起來是空前的大勝的局面,放到這裡,都可能什麼都不是!對這樣一場空前規模的戰鬥來說,找不到致命的攻擊點,殲敵多少人數都毫無意義。
……
但是,在西亞的這種能夠磨死人的情形中,帝國的將軍們卻看到了良機!
作為帝國財政部長的司馬懿,突然向李哲進表:
“同盟國西亞前線,看似大軍壓境,佔盡優勢,實則暗中矛盾重重,危機深藏!
其中各國半數以上軍隊齊集於此,雖然說是有同一目標,但是這是建立在這同一目標能夠被迅速實現的基礎上的,若是長期停滯不前,則軍中各國將領矛盾凸顯,則實難將戰鬥力發揮出來,所謂的數百萬大軍,其中,或許只有半數能夠聽從指揮!此乃內憂!
而西亞前線的指揮官,是同盟國曠古至今最為顯赫之軍職,手掌德意志、同盟國乃至和整個歐洲世界的未來,深受壓力之重大,無以言表,其背後必受君王之所忌。若是稍有錯失,則地位堪保?
而德國總參謀部固然已經有半現代化的雛形,但畢竟不是全現代化,若是總指揮的指揮權被更換,則短時間內西亞前線各部必陷入混亂,各自為戰,若再有外來的重大打擊,則必一潰千里!
……
此所謂敵軍看似強大,實則愚笨之原因!望陛下能一覽愚見,為帝國再造佳績!”
司馬懿並不是第一個看出這一問題的人,郭嘉、曹衝,鄧艾,等人都從不同的方面看出了同盟國在西亞前線的問題,並向李哲進言。
臃腫的,不互相統屬的軍隊,沒有絕對領導權的指揮官,來自後方各方面的巨大壓力,來自頭上的君王的猜忌!
聽說威廉二世對興登堡可沒有什麼好印象,只是因為總參謀部的推薦才勉強同意了他的任命,興登堡上任之後,這才僅僅是兩個月的停滯不前,就讓威廉二世在柏林皇宮裡不知摔壞了多少次東西,揚言著要撤換他?
李哲笑了!
不,根本不需要撤換他!
實際上僅僅是興登堡一人,對眼前的大局,已經無足輕重了,西亞前線總指揮這個位置,換了任何一個人來都不可能服眾!因為他太重要,太敏感,幾乎是有史以來歐洲人所有的戰爭歷史上最重要的位置之一。任何一個人處在這個位置上無疑都是眾矢之的。
興登堡能坐在這個位置上這麼長時間,已經說明了他的能力,短時間內不要期望敵人自己會出什麼昏招,這種歷史上空前的大戰爭,所有的參與國無疑都是盡心竭力,玩玩不可能有什麼狗血的事情出現的。
而同盟國西亞前線,現在已經在曹衝的手段中沉迷了兩個多月,還沒有有效的突破,這已經是這隻五花八門的軍隊所能忍受的極限了。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都不可能再穩坐釣魚臺。
現在,只需要一個時機!
“我想,我們的機會終於到了!”
……
破局,不在西亞前線,而是在德意志帝國本土!
柏林,德意志帝國的心臟!
當李哲乘著鯤鵬戰略轟炸機,跟隨著超級的空中編隊出現在柏林城市的高空的時候,看見這底下的因為帝國空軍降臨而sāo動起來的人群,無數因恐懼而狂奔呼號的白人們,刺耳的的空襲jǐng報聲響徹了整個天空!李哲的心中瞬間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