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是傾盡全力和其進行決戰,都有些底氣不足,更何況是對方一點都沒有決戰的架勢,只是瞅準了帝國的破綻來進行來襲擊和破交。
這完全是瞅準了協約國諸國的致命的弱點,前來想拖死協約國的節奏。
可以說這隻大西洋艦隊一出現,就立刻使得整個協約國聯盟陣腳大亂,如臨大敵,徹底的拖住了協約國的手腳,事先和同盟國商定好的後續的動作再也提不及了。
而同盟國一手掀起的西亞戰爭,打到現在,一切進行到一半,連阿拉伯半島上的後手都已經使出來了,自然是隻有全力以赴。
1919年年初到四月份,整個同盟國的重要部門的主要任務就是撤軍,調集軍隊,調集各種軍隊急需的物資,一股腦兒的朝著西亞方面彙集。
從非洲和歐洲本土,各國各方面的軍隊都朝著西亞集中。原先和協約國在西南非洲對峙的交火線,也毫無例外的放棄,雙方各自把軍隊撤回,默契的讓出了中間大片大片的領土,就像是先前各國在這裡歷經數年時間的浴血拼殺,一寸又一寸掙回來的土地,突然之間就什麼都不是了一樣。
透過從非洲撤軍,同盟國從非洲撤回來的兩百多萬大軍,佈置在非洲的東北埃及等地,而前軍的八十萬,則直接越過蘇伊士運河,進入了阿拉伯半島。
至於歐洲方面,德國和奧匈帝國、義大利以及保加利亞等國家第三次全體動員的後續兵力近三百萬部隊,一部分沿著土耳其,開始朝著西亞進入,而另一部分,則一路北上,進入羅馬尼亞、烏克蘭,朝著高加索方面進軍。
〖
jīng彩推薦:
兩百一十八章
嬗變的三國卷 兩百一十八章
馬達加斯加登陸和大西洋艦隊挺進歐洲,將協約國鎖住了手腳,這個舉措不僅僅是影響到西亞戰局,駐波斯灣的大英帝國艦隊,和非洲,歐洲,大西洋諸戰線,甚至遠在北美洲和大洋洲,帝國進軍美利堅和澳大利亞的戰爭都受到了這一舉動的影響。
澳大利亞再也接不到來自其他地方的支援,這個人力枯竭的孤島終於在南洋諸國聯軍的進攻之中淪陷。緊跟其後的就是紐西蘭。這一系列戰爭,著實是震撼了南美洲的小國。
阿根廷、秘魯等國家,突然之間發現,中華聯邦,如此強大的一個帝國來到了眼前作為一個近鄰。中華海軍的襲擊艦隊甚至直接窺視南美各國的海岸線。很多國家嚇得慌忙停下各種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收斂鋒芒,就像是沙漠中的鴕鳥一樣躲藏在世界的角落裡,唯恐帝國將其作為下一個目標。
而北美洲,加拿大境內的rì本突然在帝國的支援之下發力,迅快的突破了加拿大軍隊防線,兩個月間,艾伯塔州戰役,馬尼托巴州戰役,兩場大型戰役殲滅了加拿大皇家軍團二十萬大軍,將戰火燒到了加拿大中部哈德森灣沿岸。
而帝國,也藉著著rì本推進給美加兩國聯合防線造成的缺口,對美國核心重工業五大湖地區的威脅,而將戰線向美國東部推進了一大步。
美國的腹心終於開始在帝國的jīng銳兵團面前洞開,美利堅廣袤的國土,平坦的地形,造成的局勢就是中國國防軍進入東部領土之後,其國內各州尤其是南方各州防禦的兵力嚴重不足,幾乎所有的地方,都面臨需要重兵防守的情況。這一段時期過後,美國全面進入被動挨打的局面。再也談不上對歐洲進行支援。
而在西亞前線,這個對同盟國孤注一擲的焦點……
“戰爭。並不是簡單的物資、兵力和裝備的堆砌,而是如何有效的將這些東西在最恰當的時機轉化為攻擊力,釋放在最合理的地點。
眼下的西亞,同盟國在此堆砌的兵力遠遠超過我們,但我們並不怕,為什麼?因為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從阿拉伯半島和土耳其兩個方向向亞洲的出路都牢牢的把握在我們手裡。他們的迂迴空間有限,同時能夠展開的部隊不多。這也就是說他們的兵力不能直接轉化為正面的攻擊力,最多是能變成未來形成拉鋸戰後,和我們做消耗的後備的持續力而已。
但是形成拉鋸戰,對同盟國來說絕不是一個好訊息,在西亞維持這樣的狀態。足足五六百萬的大軍的後勤,我相信對於如今的同盟國來說肯定是壓力巨大,如非不得已,他們是的絕不會如此做的。
現在,幾乎在西亞同盟國和我軍對峙的情況每拖過一天,敵軍的耗費就要十倍數十倍於我們,哪怕就是維持均勢。也是我們要賺得多。更何況,我們的空軍還一直在氣勢上壓著他們。所以在西亞,表面上是同盟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