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音樂家、視覺藝術家、建築學家(尼氏本人就是學建築出身)、物理學家、數學家、心理學家和傳媒學者。“就像1863年巴黎藝術界的當權派拒絕讓印象派畫家參與正式的美術展一樣,媒體實驗室的這群被正統人士拒之門外的創始研究人員也就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落選者沙龍’。這些人中有些在學術界眼中太過激進,有些人的研究不見容於自己的系所,有些人則根本無處容身。”然而他們相對於正統計算機專家的劣勢恰恰是他們的優勢——正因為他們對於某些“常規”的無知或漠然,他們才敢於異想天開。他們能夠在技術上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主要在於他們對於計算和計算機的看法不同於就事論事的正統計算機界。他們相信計算機不會永遠是一種輔助性裝置,不會永遠停留在人從事某種工作時充當助手(儘管是相能幹的助手)的水平。尼氏把自己的媒體實驗室稱為“離經叛道者的沙龍”。他這樣寫道:媒體實驗室最初的想法是把人性化介面和人工智慧的研究帶向新的方向。這種新的方向是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