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後他寫到,當放棄個人股份時,太太開他的玩笑:“什麼時候能住上別墅啊?”王石回答說:“別墅會住上的,但太早住進去會不安寧。”
王石從此成了一個地道的職業經理人,也就徹底和“富豪”這兩個字絕緣。如果縱向看王石個人的經歷,對他這樣的選擇能找到很多理由,但如果橫向來看,對比同一代企業家,王石此舉確有可圈可點之處。
上世紀80年代的創業者有三種模式:一是在國營背景下創業,二是在國營的背景下幹自己的營生,三是自己創業。王石的創業屬於第一種模式,而當時的一大批企業精英也都在第一種模式的隊伍裡,比如三九的趙新先等。當時間流逝20多年,這三種模式裡的創業者們已經命運迥異,在國營背景下的創業者大都因為經濟問題,也就是所謂的“58歲現象”而翻了船;後兩種模式的人要麼已經生意失敗,銷聲匿跡,要麼因為生意的成功而成為了真正的富人,他們要麼已經完全轉換成投資人,要麼還在自己經營著大盤生意,享受著企業王國的愉悅。但王石好像慢慢偏離了這三類創業者的發展軌道,他從第一種模式轉換角色成了職業經理人,從表面上看,似乎主動把自己降了級,不僅在身份上退出了“老闆”坐席,在財富數量上,也心甘情願地主動選擇了次席的位置。
迄今為止,王石以一貫的透明態度這麼總結個人的財務狀況:1983年到深圳時,存款數為零;到1988年,萬科進行股份改造時,存款有25 000多元,全部用來買了萬科股票;到2005年,所有財產,包括房產、股票、存款,不超過600萬。
王石到底是怎麼想的?除了上面他所說的對財富的抗拒,他的放棄還有更多的原因嗎?在選擇第一種模式創業和選擇放棄股權,他顯然還有更深的原因,那就是個人價值的體現。當年在國營背景下創業,是因為國營企業控制的資源是私營企業無法比擬的,個人價值必須附之於其上,才能有大的空間可發揮;而第二次放棄,王石的想法除了自我人生的定位,我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何可以把萬科做得更大。馮侖曾經說:“王石是被逼出來的聖人。”很多人猜測這句話的意思是指王石作為第一種模式下的國有資產保護者,他的身份決定了他要麼為一己私利鋌而走險,要麼選擇企業的掌控力和未來的發展長遠性,而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
從企業管理上講,王石可以選擇成為多數股份的持有者,並最終把萬科置於自己一人掌控之下,但他最終選擇了民主治理萬科。王石是一個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的人,他很明白當權力過於集中時會有哪些負面影響,而這些影響未必是自己和萬科能夠承受的。“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英國學者阿克頓勳爵曾對國家權力制衡原理這麼說過,對企業來講,絕對的權力集中,同樣難逃失敗的厄運。王石深諳此理,所以他斷然將權力稀釋到整個管理隊伍,而相伴而行的,就是財富的放棄。
王石取了大義,放了小利。
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來講,王石的做法顯然很難推廣,因為在當下的價值觀來看,社會成功標準已經歸結到“金錢”這唯一的尺度,但這種衡量帶來的負面現象是:在這種社會衡量之下,金錢最終成了一個放大鏡,放大了成功人士對自己的評估。一個人掙錢越多,他的自我感覺就越良好。結果就是,成功人士部分喪失了自知力,並降低了他們對失敗的承受能力。——王石顯然不在此列。
不過,滑稽的是,在某一媒體評選奢侈人士時,王石竟然名列第九,在他前面和後面的,皆是諸如榮智健、陳麗華等富豪級人士。在看到這個評選結果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編輯無知,因為但凡有一點中國富豪階層知識的人都知道,王石從來沒有上過富豪榜,以前沒有過,以後看來也不太可能,王石的個人財富,可能僅僅是與他共同被列為奢侈人士的幾位富豪的百分之一或者更少。不過,站在傳媒的角度我轉念又想,如果從對金錢的重視與否來看,王石也許真的算得上一個奢侈的人。他的奢侈表現為對金錢的瀟灑和不在意,眾所周知,王石所熱衷的極限專案都花銷不菲,而王石所有投入這些愛好的錢,都是從自己腰包裡掏出的,和企業沒有任何關係。
2006年,王石和自己南極探險的隊友們一起為###通訊拍了形象片,###無疑是看上了王石個人的品牌效應。王石笑稱此次拍攝是“賣身契”,實際上他並不能從這次廣告拍攝裡拿到一分錢,因為之前的南極探險活動,###通訊已經以贊助的名義付給了探險隊探險經費,而條件就是王石代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