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關鍵的在心情。實際上,王石很多這樣的閒情小貼就是在繁忙的辦公室裡完成的。
辦公室外面,有眾多的事務等著他,有眾多的人正打算敲門進來和他商談事情,而王石,就是在這樣一些縫隙裡,在網上對著自己的小四腳蛇說了一句:“一起吃早餐嗎?”
心情的閒暇大概最能促使一個人去兼顧愛惜自己的愛好。在中國企業家群裡,王石的愛好之廣並且肯為自己的愛好投下那麼多的時間成本,大概無人出其右。在王石的閱讀範圍裡,包括了文學、歷史、軍事、經濟、航海、登山等等方面,幾乎像一個雜家。所以在他的買書經驗裡,沒有哪一次是兩本之內的,往往是進到書店,蒐羅一大堆回來,再在各種時間裡用各種書籍填充自己的時間。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王石這個人》:閒暇(3)
我曾經問王石:這些和工作無關的書,一佔用時間,因為你的時間很寶貴;二對工作也許沒有什麼幫助,更顯得時間被浪費,為什麼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看這些門類多樣的書呢?王石顯然對這個問題很驚詫:“我覺得大部分書都是有用的,它並不是工具,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真要找出它的功效,我想應該是它在綜合層面上提高了人的修養,滿足了人的各種興趣,最終是提高了人的生活品質,這和工作是相輔相成的。那些為了工作而放棄了讀各類書籍的人,其實只能讓自己的思維越來越狹窄,對工作根本沒有幫助。”
為自己的閒暇心態付出時間和精力,其實是對生活充滿了熱情的表示。王石顯然是一個對生活充滿了投入感的人,而且隨著年齡漸長,他並沒有像一般人一樣變得對生活越來越喪失新鮮感,而是變得愈益熱情。他的人生內容,隨著他的年齡呈正比地豐富著。誰能說,這不是閒暇心態所致?
王石曾經對一本書中的生活數學難題有過有趣的解讀,這道生活數學難題是這樣的:“你怎樣支配你的錢?”答案是:“30%分期購房,30% 分期汽車,30%美食,20%娛樂,20%時裝。”——絕對的不等式,絕對的難題。這道難題大概反映了消費時代人們的心態,那種透支未來的迫切。王石看到這裡,寫下了幾個自己的選擇:1、購房30%,公交5%,美食25%,娛樂20%,時裝20%——開支100%;2、購房30%,購車30%,吃飯20%,10%娛樂,10%穿衣——開支100%;3、購房50%,公交5%,吃飯20%,0%娛樂,10%穿衣——開支85%,節省15%做儲蓄,體現愛國主義情操。
也許因為是地道的中國人,也許是因為身為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王石始終把購房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這幾個答案顯得很是謹慎而傳統,以中國人的思維,先把吃穿住行給伺候好了,再考慮其他的因素。不過最後一個答案有些耐人尋味,王石把娛樂的開支降到了零,而把節約出來的15%做了儲蓄,並且理解為體現愛國主義情操,大概意思是作為公民,有義務增加國家的貨幣儲存量。這是一個有趣的選擇,王石作為一個被公眾定義為大企業家和大玩家兩者並重的人,在最終選擇上,卻是把娛樂放棄,而代之以儲蓄。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王石對於自己人生的把握,底線其實很明顯,閒暇的愛好,一定建立在不閒的大原則之下,閒暇時光裡的生活內容,其指向更在於非閒暇時候的生活目的。也許也正因為這樣明晰自己的人生分配,王石內心的閒,才更能揮灑自如。
王石曾經有過一個有趣的舉動。2004年12月,王石參加活動得到了一本《2004年語錄》,這是《新週刊》雜誌社每年底的例行出版物,蒐羅一年來各種經典的語錄並有短句的評述和解讀。這本小小的書竟然令王石很開心,他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種短小快速的閱讀型別,在飛機上閱讀了兩個小時後,下了飛機他就給雜誌社的社長打了電話:很喜歡!
回到家裡,意猶未盡,王石還挑選出自己特別喜歡的一些語錄,逐一發了感想,放在自己的論壇裡。感想的趣味,並不亞於語錄和評述本身,錄幾段在這裡:
女性也許還沒有統治整個世界,但至少已統治很大一部分了。
——對商界最有權力的女性們的評價
老王感:混帳話。男人霸權的社會,如此說法不是別有用心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抓住了蝦米就有機會捕捉鯊魚,可抓住了鯊魚卻可能被咬死。
——某電子商務運營商如是說
老王感:精彩!如今機會多多的中國大市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