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的所在地,在那裡阿爾泰地區的老冶金工們用他們的錘子製造了最早的簡單動物形象藝術品;到後來這種藝術流傳至西南方,斯基泰人便利用亞述-阿契美尼德人的藝術也把它豐富化了;流傳至東南方時,則又被匈奴人利用中國人的藝術把它也豐富化了,這是真的嗎?或者相反,如同羅斯托弗澤夫所設想的,米努辛斯克藝術中動物形象的貧乏是由於斯基泰藝術在傳往西伯利亞森林地帶的途中貧乏化了,猶如阿納尼諾藝術形式是由於斯基泰藝術在傳往白姆森林的途中貧乏化了一樣,但這又是真的嗎?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所謂阿納尼諾文化及米努辛斯克文化只不過是俄羅斯草原上的一種衰弱的回聲而已。

此外,應當注意的是我們只能證明在俄羅斯南部初期文化中,即自公元前7~公元前6世紀時,仍然是很質樸的動物形象藝術風格為主,例如,克里米亞半島的刻赤及庫勒-奧巴冢中的銅器(公元前5~前4世紀時的物品),庫班的“七兄弟”、克勒梅斯、烏爾斯基及科斯羅姆斯卡雅,在基輔附近的契吉林等地出土的銅器。在公元前5~前4世紀時,草原藝術的風格化似乎變得更為複雜了,如在亞速海岸米利托波耳附近索洛喀出土的文物,在那裡我們看到在一個上面刻繪著斯基泰藝術題材的美麗的希臘金器旁邊,有動物雕刻家刻下的有特殊色彩穿插和點綴的旋渦狀裝飾;在亞速海附近的伊麗沙維托夫斯卡雅也發現過同樣的古物,在那裡鏤雕的銅器本身就是雕琢出的花紋和枝葉穿插組成的。

草原上的古代史

草原文明(4)

薩爾馬特人與西伯利亞西部

我們在烏拉爾山旁邊奧倫堡地區的普羅柯羅夫卡發現了公元前4世紀時的一種以矛槍貯藏所為代表的區域文化。矛槍是薩爾馬特人的特有武器,根據羅斯托弗澤夫的研究,普羅柯羅夫卡的墓穴很有力地說明薩爾馬特人部落第一次在俄羅斯和歐洲的出現。儘管如此,公元前3世紀上半期,這些與斯基泰人同一個種族並屬同一個北方伊朗遊牧集團的薩爾馬特人,從他們原來居住的裡海北岸渡過伏爾加河,侵入俄羅斯草原,把斯基泰人趕向克里米亞半島。波里比阿曾經在公元前179年第一次提到這個強大的民族是。雖然他們都是兄弟遊牧民族,新來的卻明顯不同於早到的。上文提到的斯基泰人,在我們面前是些騎射手,戴著薩斯式的無簷帽子,穿著寬大的衣服,他們是接觸過希臘他們是接觸過希臘文明的野蠻人,並發展了一種形象藝術,在風格方面永遠儲存著自然派造型藝術的遺風。而薩爾馬特人基本上是持矛騎兵,戴著圓錐形的頭盔,穿著鐵環編成的甲冑,他們的藝術,基本上還是動物雕刻家的,在風格和幾何繪圖裝飾方面表現出一種比斯基泰人更為獨特的風格,他們熱衷於在金屬上用彩色釉質鑲嵌,總之,他們在希臘-羅馬的造型藝術基礎上點綴了特殊的花紋,產生了一種“東方的美感”。這種藝術由薩爾馬特人傳給了哥特人,再由哥特人傳給日耳曼人。在葉喀切林諾斯拉夫附近的亞歷山德羅的考古發現中,我們可以看出斯基泰藝術於公元前3世紀時向薩爾馬特藝術的過渡。薩爾馬特藝術是公元前3~前2世紀在俄羅斯南方建立起來的,不僅表現在庫班地區的別羅瓦、摩吉拉、阿克塔尼佐夫卡、阿納巴、斯塔夫羅波耳、喀金斯科耶及庫爾茲希普所製造的金屬首飾上,還表現在亞速海附近的伊麗沙維托夫斯卡雅的薩兒忒人的器具上,以及著名的邁科普的鑲釉的銀質褲帶上。這個銀褲帶上鑲有一隻正在吞吃山羊的鷹,是公元前2世紀時的薩爾馬特人的作品。這樣的風格繼續表現於後一時代的薩爾馬特人的金牌子上,例如在頓河河口附近的達甘羅格及費杜洛沃,庫班河口附近的西維爾斯卡雅(公元前2世紀)以及在公元1世紀時亞速海附近的(新)車爾卡斯克,在烏斯特-拉賓卡雅,在佐波夫農場,以及在庫班地區阿馬維爾等地方所出土的物品中。

這些文物,尤其是與邁科普褲帶上的金牌子與西伯利亞西部的金??與銀質牌子有聯絡的。在今天,這些金牌子屬於“彼得大帝寶藏”,它們的上面裝飾有鷹和野羊,虎和野羊,鷹和牛,鷹和虎等動物間的爭鬥圖,都別具風格。波羅夫卡認為,這些西伯利亞的金牌子是公元前3~前2世紀的產物,梅哈特認為它們存在於公元前1世紀,而羅斯澤夫則認為它們應當是在公元1世紀。有人甚至企圖把西伯利亞西部出土的金牌子歸於與薩爾馬特人有血統關係的居民,所以,根據前蘇聯最近的發現,從米努辛斯克附近鄂格拉克忒,一直到西伯利亞中部所發現的這個時代的人的骨骼決不可能是屬於突厥-蒙古人種。不過他們很可能是與斯基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