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根據唐朝初期的中國錢幣來確定。但是,公元5世紀,這個地方就已經被幾個突厥部落征服了。他們是黠戛斯人的祖先,中國史學家們曾提到過他們。特普魯科夫認為,在3世紀以後,黠戛斯人在米努辛斯克取代了與薩爾馬特人有聯絡的印歐種貴族。但是,在米努辛斯克、巴西魯克和加丹打的文化中心自行消亡之前,他們曾經起過很大的作用,正是他們把具有顯著風格的動物形象藝術和草原藝術傳播給蒙古地區和鄂爾多斯的匈奴民族的。
草原上的古代史
匈奴的起源(1)
匈奴的起源與匈奴藝術
當伊朗的遊牧人,即斯基泰人與薩爾馬特人,佔據俄羅斯南部以及圖耳蓋與西伯利亞西部的草原地帶時,草原地帶東部卻處於突厥-蒙古人的統治之下。古代的突厥-蒙古人中的統治民族是被中國人稱作“匈奴”的人,近似於羅馬人和印度人對於這個野蠻民族稱作“渾”、“渾尼”或“胡那”。在中國史書裡,從公元前3世紀秦朝開始,明確出現了“匈奴”這個名稱,而在這之前,即公元前9~前8世紀時,匈奴人被中國人叫作“嚴狁”,或更不確切地稱作“胡人”。在早期歷史中,中國人就知道“有所謂胡人者居於中國邊境”,即在鄂爾多斯、山西及河北北部。馬斯佩羅認為,在今日北京的西方與西北方在古代時居住著的北戎,就是這個胡人的一個部落。至於其他部落,則在公元前4世紀時被趙國的漢人所降服。約公元前300年,趙武靈王(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甚至從匈奴人手中奪下了山西的最北部大同地區和現在的鄂爾多斯北部。如上文所述,為了抵禦這些遊牧人的進攻,秦國(陝西)與趙國(山西)的漢人在加強有效防禦的同時把他們的重車兵改變為靈活的騎兵。軍事上的革命引起漢人服裝的徹底改變,遠古時代的長袍被從遊牧人處學來的騎兵長褲所代替;漢人騎士們還借用了他們的羽飾帽、“三尾服”和戰國時期在藝術上起過很大作用的腰帶環子。同樣,為了抵禦匈奴,趙國及其鄰國的漢人們開始在北方的邊境上建築防禦工事,到後來,秦始皇把它們合併並加以補充,修成了後來的萬里長城。
據中國史學家司馬遷記載,公元前3世紀後半期,匈奴人成為一個統一的、強有力的民族。他們的首領被稱作“單于”,這個稱號的全文譯音為“撐犁孤塗單于”,漢語譯作”天子”,我們辨別出撐犁為突厥-蒙古語字根,它很可能是突厥字與蒙古字“騰格里”(天)的譯音。在單于之下,有“兩個大官員,屠耆,即左右賢王”,屠耆的漢語譯音近似突厥字“多格里”,其意為“正直、忠實”。在某種程度上,以遊牧民族所能談到的固定住所而言,單于駐留於鄂爾渾河上游的山區,後來在那裡建立起了成吉思汗族蒙古人的首都哈拉和林。左賢王原則上是單位繼承人,居於東部,毫無疑問是在克魯倫河上游一帶;右賢王居西方,或者,根據赫爾曼的看法,是在今日杭愛山區的烏里雅蘇臺方向。在賢王之下的匈奴官級如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千夫長,百夫長,十夫長。這個遊牧民族在遷徙中被組織得像一支軍隊。依照突厥-蒙古人的習慣,這支軍隊在駐營時一般是面向南方,匈奴人的後裔,6世紀的突厥人,包括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人都是如此。
漢人所刻畫的匈奴人肖像,我們可以在他們的繼承者突厥人與蒙古人中再次看到。戴遂良概括地說:“他們的身材是矮小的,有粗短的體格,圓而碩大的頭,臉寬,顴高,撇開的鼻翼,相當稠密的上唇須,除了在頷上的一簇硬毛外沒有鬍子,戴著一個穿孔的長耳環。除了頭頂上留有一束頭髮之外,頭一般是剃光的(白鳥庫吉認為匈奴人留有辮子,他們把這種習慣傳給了以後的突厥-蒙古遊牧民族拓跋、柔然、突厥、契丹及蒙古人)。眉毛是濃重的,眼睛凸出像杏仁一般,目光靈動有神。他們穿著寬大的、兩旁開口、長到下腿的袍子,腰帶的兩端垂在前面。因為天冷,他們的袖口緊緊地密封在手腕上。他們肩上披著一條毛皮的短圍巾,頭上戴著皮帽子,鞋是皮製的,寬大的褲子用一條皮帶緊緊地繫住。弓袋系在腰帶上,垂在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帶上橫在胸前,箭尾朝右邊。”
上面所說的服裝穿著方法,特別是用皮帶繫住長褲子,在這一點上匈奴人與斯基泰人是相同的。他們還有幾種風俗習慣也是相同的,例如在殉葬時,匈奴人與斯基泰人都在酋長們的墳墓前殺死亡人的妻妾和隨從,匈奴人有時要殺百人或千人左右。希羅多德曾經說過:“西斯基泰人將敵人的頭蓋骨在與眉毛齊平處鋸開,其外包以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