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6月4日清晨4時30分(從本段開始,文中統一使用中途島時間。中途島時間的6月4日4時30分,相當於日本時間6月5日1時30分——筆者注),南雲部隊按照原定計劃起飛了108架飛機組成的第一攻擊波襲擊中途島。在攻擊波出發前,南雲忠一中將根據手頭所掌握的情報(跟出發時幾乎一模一樣——筆者注),對戰場態勢作了一個總體判斷:

在第一波起飛的同時,偵察力量也被派遣出去。按照計劃是從2艘航母、1艘戰列艦上各起飛1架飛機,從2艘重巡洋艦上各起飛2架飛機。結果“利根”號和“築摩”的4架飛機都起飛晚了,其中1架甚至晚了30分鐘(這就是中途島海戰中那架著名的缺席的偵察機——筆者注)。隨後,編隊從“加賀”號上起飛了9架戰鬥機,負責編隊的空中安全。

5時正,當第一攻擊波離去後,4艘航母的飛行甲板上立刻又擺滿了飛機——這是第二攻擊波,準備用於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美軍艦隊。它們包括36架零式戰鬥機、36架九九式俯衝轟炸機和36架九七式魚雷攻擊機。每架俯衝轟炸機攜帶1枚帶延時引信的250公斤半穿甲炸彈;每架魚雷機攜帶1枚航空魚雷。最優秀的飛行員——戰鬥機隊長板谷茂少佐、俯衝轟炸機隊長江草隆繁少佐、魚雷機隊長村田重治少佐都被留下來帶領這一波次。

5時25分,編隊突然發現1架美國的PBY飛機。戰鬥機企圖進行攔截,但是美國飛行員相當聰明,利用雲層掩護不斷偵察。之後,日本無線電人員發現該機在拍發電報。此後,南雲部隊就不斷被難辨真假的水上飛機偵察警報折磨著,不斷有軍艦報告發現水上飛機和不明的小股飛機。

7時,南雲忽然接到空襲中途島的編隊報告,中途島需要第二次攻擊。5分鐘後,空襲警報響起。從中途島來的美軍陸基航空兵開始對南雲部隊進行襲擊,這一波是4架B…26“掠奪者”式轟炸機(攜帶魚雷)和6架TBF“復仇者”式魚雷攻擊機。南雲部隊很輕鬆地擊退了他們,5架TBF和1架B…26葬身大海。有1架B…26企圖撞擊“赤城”號未果,掉進海里。“赤城”號則成功躲過數條魚雷攻擊。

7時15分,根據主要偵察機的報告,南雲忠一作出判斷:附近沒有美軍艦隊,可以攻擊中途島。於是他作出了中途島之戰中第一個換彈命令:第二攻擊波的飛機改換對地武器。這樣“蒼龍”號和“飛龍”號的18架俯衝轟炸機要把250公斤炸彈引信由延時改為瞬發,“赤城”號和“加賀”號則要把航空魚雷改為800公斤炸彈。對於後者來說,工作量是巨大的。飛機必須先送回機庫,完成武器更換後再重新調上甲板。

7時30分以後,南雲部隊突然接到推遲半小時起飛的“利根”號偵察機的報告,“發現10艘軍艦,好象是敵艦。方位10度,距離中途島240海里。航向150度,航速20節以上,時間7時28分。”從後面的時間可以看出,這封電報由於“利根”號轉發,晚了幾分鐘到達南雲手中。整個南雲部隊的指揮人員都大吃一驚,原來附近還有美軍艦隊。參謀們立即測算出雙方距離200海里,處於日本飛機攻擊範圍,但是如果對方有航母,自己也處於對方的攻擊範圍。南雲立即於7時45分下令停止換彈,等待偵察機進一步確認美軍艦隊的艦型。7時47分,他又下令偵察機保持接觸並確認艦種。然而3分鐘後,空襲警報響起,來自中途島的16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對著編隊殺來。7時58分,著急上火眼看著美軍飛機在編隊上空亂竄的南雲和參謀們等來的是偵察機一份毫無價值的報告:“敵艦隊航向改為180度。”8時,怒火中燒的南雲再發電“詳報艦型!”然而還沒等到回答,美軍從中途島飛來的B…17也飛臨編隊上空,一頓狂轟濫炸。15架B…17轟炸“蒼龍”號,SBD則集中攻擊“飛龍”號。就在一片混亂中,8時09分,南雲終於獲得偵察機準確的回答,“敵艦隊包括5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赤城”號的艦橋一片輕鬆——美軍編隊沒有航母。

中途島戰役新檢討(3)

然而情況並不樂觀,為了擊退美軍飛機,負責防空的近藤已經抽調了第2攻擊波的飛機升空協助作戰(儘管又擊落了8架SBD)。而且,為了躲避美軍空襲,編隊的隊形已經混亂,需要時間重組,參謀們正在焦頭爛額地策劃方案。8時20分,南雲突然接到偵察機來電,“敵艦隊後方有一艘航母隨行。”這彷彿一個晴天霹靂。南雲大為驚訝,他現在需要立即拿出對付敵航母編隊的方案,因為這才是他的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