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他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雖然他明知到了泉州之後,依舊只能被限制在王府之中,繼續做籠中之鳥,但是隻要能保住他的那些子女,總比現在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要強吧。
於孝天還私下裡和他達成了一個協議,那就是如果崇禎願意,那麼於孝天可以給他的這幾個兒子一個機會,讓他們改頭換面,隱匿身份,在未來局勢穩定之後,可以還他們一個自由,給他們一個重歸外面世界的機會,甚至於可以讓他們在世上建功立業一番。
但是前提是他們要遵守諾言,永不向外人透露他們的身份,否則的話一切都將成為空談,就算是不殺他們,那麼他們也只能重歸籠中,永遠無法再獲自由。
這對於一個過氣的廢帝家的人來說,已經算是特別的法外開恩了,崇禎也知道於孝天能答應他這些條件,已經算是極為難能可貴了,至於更多的東西,他已經不敢奢望了。
隨著禪讓大典的結束,崇禎退位正式把皇位讓位給了於孝天,於孝天改國號大中,改元承天,也徹底宣告了大明統治的結束,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整個中國也正式進入到了一個新紀元之中。
雖然還有不少人並不贊成於孝天登基稱帝,一天兩次行刺於孝天,試圖阻擋於孝天登基稱帝,但是還是沒有能擋住歷史巨輪朝著前方行進,在於孝天的駕馭之下,中國開始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期。
於孝天一經上位,除了維持各地穩定,祭出了對那些反對者的屠刀,捕殺了一大批試圖想要將他置於死地的政敵,並且連續撲滅了各地數十起試圖公開武裝對抗他的武裝謀叛行動,用了半年的時間將局勢穩定了下來,僅剩下各地一些敵對勢力無奈之下轉入了地下活動,但是也已經是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了。
而且於孝天堅持對這些試圖反抗他的統治,意圖光復大明的勢力,下旨始終採取高壓政策,絕不枉縱,牽連到了前朝不少權貴勳戚,把這些地方勢力逐步的清除掉,漸漸的穩定下來了他對國家的統治權。
於孝天登基稱帝之後,先是立即取締了南京陪都的地位,將原來南京那一套官府機構,全部撤銷,原來的官員擇優錄用,改調其它地方任事,另外對於其中大部分混吃等死的一幫官員,則請他們各自回家,別佔著茅坑不拉屎,一下子就裁撤掉了不少官員,剩下了不少開銷。
而原來的南直隸,一分為二,重新設立兩個省,一個安徽一個江蘇,在剛剛平定的關外遼東,設立兩個省,一個吉林省一個遼寧省,至於後世的黑龍江省,暫時因為那邊天寒地凍,人口稀少,暫時歸在遼寧省之下管理。
另外他下旨,派出一支三萬人的部隊,由孟飛率領開入到蒙古草原之中,進駐到前些年毀於戰火的歸化城一帶,重新築城,將原來的歸化城擴建,成為一座大型的城池,由大中軍駐守,並且派出官員,在這裡對整個蒙古諸部行使管理,以後蒙古諸部的區域,將會設立蒙古行省,省府就設在歸化城。
對於蒙古一帶的管轄問題,於孝天決定一步步的來,下一步他準備大批朝蒙古一帶移民,開荒種地,逐步的增加關外蒙古一帶的漢人數量,然後逐步建立起蒙古行省,並且逐步建起更多的城池,透過這些城池,以點帶面,逐步的全面控制住蒙古諸部,最終完成將其徹底控制。
至於蒙古諸部高興不高興,願意不願意,這就不是他管的事情了,現在他手頭兵強馬壯,誰不聽話對不起,先斷你們的互市權,接著召集蒙古各部隨軍助戰,將其討滅,這會兒大中的軍力極為旺盛,當然不容他們翻起多大的浪花。
另外對於皇宮之中,於孝天下旨禁止繼續閹割的制度,停止增招太監,原來的太監進行分流安置,將其逐步遷出京師回鄉安置養老,僅留下了極少量的太監在宮中留用,至於原來大明皇宮之中的宮女,也盡數遣散回鄉安置,將他原來在福建那邊府中一批丫鬟調入宮中。
這麼一來,整個皇宮僅剩下了不足百人的太監宮女,遠遠低於前朝宮中太監宮女的數量,使得皇宮裡面頓時變得清清冷冷了下來,這麼多宮殿根本就用不完,於孝天於是下旨將大部分空閒的宮殿全部都封存起來,包括各種以前宮中的物品也封存到了宮殿之中,沒有他的旨意,不得啟封。
他僅留下了少量的宮殿,供他和家人以及那些宮女太監居住,並且讓宮女們在宮中服務到二十歲之後,便可以離開宮中尋找一個婆家嫁出去,至於那些留下的太監,以後等他們老了之後,另行進行妥善安置,徹底終絕中國歷史上畸形的太監製度,而且現在留用的太監,也不再幹涉任何政務,違旨者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