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越聽越驚訝,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
知道李義府這傢伙聰明,但沒想到他居然這麼聰明。
整件事被他掰開揉碎了,分析得無比透徹,與李素當初的分析幾乎一模一樣,就算最後那番語焉不詳的未盡之辭,也和李素的想法不謀而合。
太聰明瞭,老話說“智極早夭,慧極必傷”,這傢伙應該活不到抱孫子的歲數吧?
前堂再次陷入沉默,不知過了多久,李素忽然道:“李兄有兒子嗎?”
“啊?”李義府驚呆,然後吃吃道:“呃,有。”
“有孫子嗎?”
“呃……尚無,下官今年才三十歲。”
李素點頭:“哦……”
李義府一頭霧水,“哦”是啥意思?大家正說著國家大事,你冷不丁問我有沒有孫子是啥意思?哦完了又沒有下文,咱們聊天能嚴肅點正經點嗎?
李素沉吟半晌,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李兄大才,高論令人欽佩。”
李義府笑了:“這不是下官的高論,事實上,李公爺比下官看得更高,想得更遠,聽說兩年前李公爺和晉王殿下奉旨晉陽平亂,從那時起,您和晉王殿下的交情便不一般,可見下官前幾日才想通的事,李公爺比下官早兩年便想通了,下官剛才所言,其實是基於公爺種種異於常人的舉動和決定,一樁樁往回套才漸漸理出頭緒,說來只是小聰明罷了,李公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吶,難怪陛下不止一次對朝臣說,李公爺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英傑人物,下官以前不識尚不覺得,有幸結識李公爺之後方覺陛下所言不虛。”
一番話不但自謙,順便還狂拍了李素一陣馬屁,拍得李素心曠神怡爽歪歪。
許敬宗和裴行儉仍舊一臉震驚,看看李義府,又看看李素,目光不停在二人臉上來回打量,生怕錯過二人任何一絲表情變化。
話說到這個地步,再否認抵賴便顯得有些低階了,會被眼前這三人看輕幾分的,再說李素輔佐李治的事實連對手魏王李泰都知道了,再瞞下去毫無必要。
李素思索片刻,索性大方承認道:“不錯,我私以為,晉王殿下更適合當太子,而且不怕告訴諸公,我已決定輔佐晉王殿下,助其爭儲東宮。”
此言一出,李義府神色不變,一旁的許敬宗和裴行儉卻大為震驚,神色頓時變了。
李素看了李義府一眼,轉而望向另外二人,笑道:“眾所周知,若論爭儲,魏王的勝算更高,李兄剛才說的那幾點固然與我不謀而合,但陛下心裡究竟怎麼想的,恐怕誰都不知道,聖心難測,尤其是昨日陛下還下了旨,將所有成年皇子盡皆趕出長安,赴地方上任都督或刺史,晉王殿下亦在其中,如此一來,長安城內僅只剩魏王一人,晉王的勝算更低了……”
李素說著,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道:“三位今日登門的用意,咱們盡在不言中,我與晉王殿下是一損俱損的關係,如今我的處境擺在面前,三位可要想清楚,究竟要不要上我這條賊船,賊船好上不好下,到時候若情勢不對想反悔,終究也逃不過引頸一刀,事關身家性命和全族興衰,各位當三思而行。”
說完李素環臂闔目養神,三人的表情卻各不一樣。
許敬宗神情猶豫,李義府仍是一臉高深莫測的微笑,而裴行儉卻面現堅決之色。
僅僅三種表情,卻如囊括世間眾生相。
沉默許久,李義府首先開口了。
“下官剛才嗦了一大堆,其實歸結起來的意思很簡單……”
說著李義府忽然站起身,面朝李素長長一揖,然後目注李素,肅然道:“丈夫富貴當於沙場求,險中求,李某願將性命和前程全數託於李公爺,願與李公爺共存亡,同榮辱!”
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為黨
李義府說出這句話時,自然是經過了慎重的考慮。
對前程的態度,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只靠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有的則想走捷徑,捷徑雖近,但風險更大,當然,收益也大。
前程迷茫,前程似錦,選準了一條路橫下心走下去,能走到盡頭的都是前程,殺人放火也算。
跟隨李素是李義府的選擇,眼下的情勢並不太妙,很難說李義府到底是選對了還是選錯了。
李義府是聰明人,聰明到一定的程度時,性格里難免便多了幾分冒險的勇氣,自信能憑藉自己的聰明度過危險的關口,從此直達康莊。
從這點來說,李義府其實是個典型的投機主義者,他更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