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黝黑的面板搭配起來非常亮眼,像黑夜裡的星星。
“隸屬哪個官衙請恕小人不能說,不過……”常順笑著朝李治看了一眼,道:“晉王殿下想必是見過小人的。”
李治一臉迷茫,垂頭思索許久,方才一拍大腿,道:“你是常伴伴身邊的人!我去年曾在甘露殿見過你。”
常順笑道:“殿下好記性,時隔一年還能記得小人模樣,小人倍感榮幸。”
李素不解地道:“常伴伴是誰?”
李治道:“常伴伴名叫常塗,是父皇的貼身內侍,在太極宮的地位很特殊,除了父皇,誰的命令都不聽,而且他曾在父皇面前發下重誓,將來父皇若龍御歸天,他必殉陵以隨。”
經李治確認,又有李世民的親筆書信,李素終於解了疑惑,對常順的身份再無懷疑。
同時李素心裡也暗自一凜。
那個隨侍李世民身邊的“常伴伴”恐怕不是簡單人物,他的職責絕非每天給李世民端茶遞水那麼清閒,眼前這個常順是常塗的身邊人,在晉陽如此危急緊張的關頭,帶著李世民的親筆書信來到這裡,他的身份顯然也絕非送快遞的那麼簡單……
由此推斷,就像李素暗自掌握著長安城一股隱藏於地下的勢力一樣,李世民的手裡也掌握著一股任何人也無法探知究竟的勢力,這股勢力的首領,恐怕就是他身邊的內侍太監常塗了,眼前這個常順,就是常塗手下的一員干將。
想到這裡,李素暗暗出了一身冷汗,心中不由有些發虛。
皇帝果然都是精明之輩,越英明的皇帝秘密越多,李素曾為自己在長安城擁有一股地下勢力而暗暗竊喜,現在看來,恐怕自己高興得太早了,以李世民的精明,實在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發現李素的這股勢力,或者,他早已發現了,只是默不出聲,就像農戶養豬一樣,等到養肥了再一刀宰了……
想到這裡,李素眼皮直跳,一股危機感驟然襲上心頭。
常順自不知這短短的片刻,李素竟想到那麼深遠,見李素抿唇不語,常順主動打破了沉默,道:“殿下和侯爺出長安赴晉的同一天,小人便奉陛下旨意同時出了長安城,只不過二位貴人是儀仗出行,而小人則是喬裝百姓,二位在明,小人在暗,其實這些日子,小人已暗中跟著二位貴人好些天了,只不過二位一直不曾察覺罷了……”
說著常順露出欽佩之色,望向李素道:“倒是侯爺手下有一位老兵很厲害,在晉州時小人差點被他懷疑,多虧小人急中生智裝傻賣乖,這才打消了他的懷疑……”(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六章 幷州兵至
李素聽懂了,常順說的“老兵”是指方老五。
嘴角扯了扯,李素失笑搖搖頭,還是看低了方老五的本事,除了廝殺搏擊本事外,騎術也不錯,難得的是心思單純且忠肝義膽,今日才知道,反偵察的本事居然也不錯。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素頓時覺得身邊有了方老五,用起來真的很順手。
至於常順的存在,李素倒是一點都不意外。
從李世民派他出長安時他便想清楚了,要處理晉陽之亂,李世民絕不會只派他和李治這一路人馬,必然留有暗手,這跟信不信任無關,對帝王來說,再信任一個人也不可能毫無保留地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他身上,總歸要留一步暗棋,用來查遺補缺也好,用來制衡也好,總之必須要保留一個從容進退的空間。
常順的存在,就是李世民落下的一步暗棋。常順,常塗,都姓常,常塗的身份又是李世民貼身的內侍,掌握著一股神秘的勢力,那麼眼前這個常順的身份想必不低,應該是被常塗引為心腹的那一種。
想清楚這個關節,李素的目光閃過一抹莫測的光芒,深深看了常順一眼。
常順似有所覺,扭頭與李素的目光相觸,隨即很謙遜地朝他笑了笑,有種不言而明的默契。
很好,都是為帝王服務,職業不分貴賤也不分明暗,皇帝怎麼說就怎麼做。
沒搭理一臉他鄉遇故知驚喜的李治,李素悠悠地道:“既然不知你隸屬哪個官衙,本侯就直呼名字了,常順,陛下遣你為暗路,與我們同赴晉陽,你的職命是什麼?這個問題你方便說嗎?不方便就當我沒問。”
常順笑了,露出一嘴白牙,道:“這個可以說,侯爺多慮了,小人離開長安前陛下有過囑咐,小人領了一批人暗中跟隨二位貴人,是為了暗中將晉陽之亂弄清楚,二位貴人在明,那麼多雙眼睛盯著您二位,有些事情必然無法查,也查不到,小人不一樣,小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