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形容的,簡直是滾燙的岩漿,李世民久久不做處置,多少也有幾分不知如何是好的躊躇。

李素之所以敢來大理寺探望侯君集,終究還是佔了年輕的便宜。

二十出頭的年輕縣侯。曾在侯大將軍帳下任錄事參軍,李素和李家的崛起可以說皆由松州之戰而起,雖然侯君集只是名義上的主帥,可是,畢竟還是主帥,畢竟承了人情。

敢進大理寺是因為李素年輕,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若李靖,程咬金,牛進達這些老將去大理寺探望,長安城一定會掀起驚濤駭浪,因為他們在唐軍中的地位決定了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代表著某種態度,某種傾向,甚至是某種向皇帝陛下施壓的手段。

李素不一樣,李素太年輕,而且最讓李世民放心的是,無論朝堂還是軍隊,李素都沒有根深蒂固的勢力存在,所以,李素探望侯君集,那就是純粹的探望,一開始李素就找準了定位,——“故人”。

…………

大理寺的監牢仍是如此熟悉,李素幾乎都能閉著眼走完一整圈。

這實在不是個值得炫耀的事情,閉著眼走完太極宮說明聖眷極隆,閉著眼走完大理寺牢房算……作惡多端?

太熟了,每一條陰暗的過道,每一股難聞的氣味,以及每一聲若有若無的哀嚎哭泣……

李素一邊走一邊忍不住嘆息。

這一次……是三進宮還是四進宮?為何走在監牢的過道里心中莫名會湧出一股好羞恥的感覺?

孫伏伽很客氣,他甚至親自將李素送到了監牢的入口,當然,接下來就恕不奉陪了,李素的身份還沒重要到能讓一位大理寺正卿全程相陪的地步。

監牢的牢頭仍是熟人,牢頭乍見李素不由一愣,然後臉上很快浮起一層濃濃的苦色,不由自主發出一聲悲嘆,沒事就來禍害我們大理寺牢頭,午夜夢迴時侯爺您就不覺得虧心嗎?

李素笑得很友善,指著牢頭呵呵哈哈,從趙錢孫李猜到周吳鄭王,百家姓快猜完了,才在牢頭一臉悲憤之色中悻悻猜出了牢頭的姓。

說來確實有些尷尬,這都四進宮的慣犯了,牢頭當牛作馬侍侯了多少日子,久別重逢之後卻連人家的姓都記不清,實在太失禮了。

怨念深重的牢頭領著李素走了很久,七彎八拐的,李素越走越熟悉,最後,牢頭在一間更加熟悉的監牢前停下了腳步,面帶訕笑地指了指那間監牢。

監牢很乾淨,乾淨得不像話,而且李素很熟悉,熟悉得不像話,附近兩丈方圓的一磚一板他都記得很清楚。

看著牢頭躲閃的眼神,李素氣壞了:“好個混帳東西,不是說過這間牢房永遠只准我一個人住麼?怎麼卻叫外人住進去了?大理寺空牢房那麼多,為何偏偏選這間?以後我若犯了事,教我怎麼安心住進來?外人用過的東西我還能用麼?”

氣得不行,李素想也不想,一腳朝牢頭踹去。

牢頭不敢躲,生生捱了一腳,苦著臉道:“侯爺包涵,小人怎敢做這個主?全是孫正卿的吩咐呀,孫正卿說這間牢房既乾淨又偏僻,侯大將軍是開國功臣,理當區別於大理寺其他的犯人,住進這間正是恰當。”

李素還沒說話,卻聽牢房裡忽然傳來一聲豪邁的大笑。

“久不聞人聲,沒成想卻聽到了一句混帳話,李家娃子,老夫聽說你回長安混得風生水起,怎地還是不見長進?活了這把年紀,頭一次聽說牢房都有專用的,老夫偏就住了你的牢房,你待如何?”

李素一愣,接著堆起了滿臉的笑容,轉過身笑道:“侯大將軍說要住,當然是小子的榮幸,您這些日子……唉,裡面的東西您儘管用,待您出去後小子叫人全部換過便是……”

隔著牢房的柵欄,李素朝裡面正經施了一禮,直起身後才仔細打量侯君集。

如今的侯君集消瘦了許多,臉頰的顴骨已很明顯了,而且眼眶發青,眼珠深深陷在眼眶中,頭髮也白了許多,彷彿染了一層不太透實的嚴霜,黑中摻著白,白裡泛著黑,一身潔白的囚衣代替了曾經威武不凡的甲冑,身軀都有一些佝僂彎曲,此情此景,卻再也不復當初萬馬軍中令出如山的大將軍模樣了。

李素心中暗自一嘆。

不論成敗,不論是非,他做的惡終究是惡,可他曾經對自己的善,那也是明明白白的善,今日走進大理寺探望他,就是因為“恩怨分明”四個字。

侯君集看著牢外的李素,許久連眼皮不眨一下,就這樣定定地凝視著,彷彿要將李素的模樣深深刻入骨子裡一般。

不知過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