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4部分

大唐立國不過二十餘載,國中終有許多人仍有故國情懷,畢竟隋朝雖然壽命不長,但也確實輝煌風光過的,李家取了隋朝江山,立國才短短二十多年,若說已讓天下士子百姓歸心,當然不大可能,所以李世民迫切需要做的便是立威,他需要一場大勝來樹立李家的威望,尤其是那種前朝做不到,而他卻做到的事,如此方能徹底清除天下人的故國情懷,從此對大唐死心塌地。

眾所周知,隋朝三次東征高句麗,皆以失敗告終,隋朝陣亡將士的首級甚至被高句麗壘成了京觀,綿延數百里,大唐東境至今仍是千里無人煙,連風聲裡都帶著冤魂的哭嚎悲鳴,三次慘敗,終於也耗幹了隋朝的國運氣數,而令一個原本無比輝煌的王朝轟然倒地。

李世民決定東征,不僅要收盡天下人心,也要趁機狠狠給那些千年門閥世家一記耳光,挾東征大勝之餘威,讓那些高傲的不服的門閥世家從此有了忌憚,而李世民更有底氣從容洗牌,將門閥勢力對朝堂和士子的影響緩緩削除。

山川湖海,國勢氣運,江山天下在帝王的眼裡,本就是一個大棋盤,執子的人是帝王,每落下一子,便已將後面的十步百步算計在心中。

可是,焉耆的叛亂,終究將李世民的戰略佈局破壞了,欲徵高句麗,首先必須要將焉耆平了,而焉耆的後面,還站著大唐的宿敵西突厥,也就是說,這次大唐的平亂之戰,真正的敵人不是焉耆,而是西突厥,如此強大的敵人,這場戰爭不是一年兩年能結束的,而填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