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比娜想要加工資,她認為憑自己的工作成績和能力完全有資格要求加工資,對此她充滿信心。為此她先和一個朋友模擬要求加工資的談話,同時蒐集了很多證明自己能力的證據。她當時非常自信,甚至認為自己不僅能加工資,而且還能晉升當部門經理。
伊莉斯受聘擔任人口統計員。她想免除出差義務,作為一個有兩個孩子的職業女性,她完全有理由要求這一點。伊莉斯堅信自己有這個權利,而且每次同丈夫模擬完和上司的談話後,她的信心都會增強一些。正因為如此,她的上司二話沒說就給她開了一個免除出差義務的證明,而這個上司是一個老統計員,從來沒有給其他人開過類似的證明。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的成績都令人喜出望外。薩比娜和伊莉斯都有過後天依賴性的經歷,但是她們知道:後天依賴性並不是不可改變的特徵,它只是童年遺留下來的一個不良印記,人完全能擺脫它。如果說在擺脫的過程中有什麼不順利,那也只是暫時的現象,換個時間,換個地點,換個心情,同樣的事情說不定就會有令人欣喜的結果。
對自己有一個積極的評價有助於自己把事情辦好,同樣,對自己的消極評價很有可能就會成為自己前進路上的絆腳石。當有人告誡自己要“當心”的時候,他的本意可能沒有惡意,但是這種告誡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句潛臺詞:“我不相信你,你沒有這個能力。”這裡有一個童話故事是以上情形的一個很好的反證:羅洛國王想爬到樹頂上去,這個時候所有的人都警告他說:“你會摔痛的!”“你會把手弄髒的!”“你會把衣服撕破的!”但是羅洛很執拗,他執意要爬上去。後來他果真摔了下去,引得悲觀的人們一頓指責,紛紛說自己的話多麼正確。但是羅洛卻感到很開心。對大家“好心”的告誡報以不理睬的態度,他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他雖然沒有爬到樹頂,但是他勝利了:“我說過了我要爬到樹頂上去!爬樹太好玩了。”
類似於這類告誡的話你肯定聽過不少吧。
“當心,別掉進水裡!”
“你的報告準備充分了嗎?”
“千萬別出洋相!”
“都到這個年紀了還去學滑雪?”
我們來回想一下童年時期和青少年時期人們對女孩子都有什麼樣的期望,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她們的榜樣都具有什麼樣的模式,那麼我們就很容易弄清楚女人們想要實現什麼樣的期望。即便是那些已經意識到童年的教育是有害的女人們,仍然很難保證自己不會受到預感自行實現的影響。許多女人以為,自己的成功全得益於偶然因素,或者應當感謝其他人的幫助。她們考慮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失敗是女人的天性。懷疑論者、批評者、憂心忡忡的女友們在談論消極期待時,就像是捅了馬蜂窩,只會引起更多的消極期待。這些人之所以會引起那麼多的恐慌,是因為她們本人在潛意識中就是頑固的懷疑論者。這情形就好比破壞性的種子撒在了預感自行實現的肥沃的土地上。
雷娜特是個建築師。她一心想接攬一個大型建築工程的設計專案。但是她的上司在考慮是否把這個專案交給她時,猶豫再三還是拿不定主意。他人的猶豫本身倒使得雷娜特自己也猶豫起來。後來她雖然得到了這個專案,但是卻成天向同事們問這個問那個,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她自己都知道。她的上司對此大為惱火,對她的工作方式非常不滿意,最後又派了一個同事來協助她工作。
法內薩是一個14歲的女孩子,她覺得自己和姨媽非常相像。姨媽在數學方面可以講一點天賦都沒有。於是法內薩就以為自己也是這樣的。她給自己制定了毫無意義的努力目標。她不是去積極有效的學習,而是去做她自以為非做不可的事情,這樣做的結果證明了自己不會算算術。她家裡沒有人注意到,如果法內薩在數學上放鬆一點,她反倒可以拿好分數回家,並且成績在平均水平以上。她的成績曲線是:6,3,5,3,5,2。在這件事上,全家人都參與編制了預感自行實現的這張網,但是他們自己卻沒有意識到。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預感自行實現(3)
各種預感自行實現如果相互交織糾纏在一起,很有可能會使家庭的幸福生活發生動搖。舒爾茨·封·圖恩對夫妻吵架有過這樣的描述:丈夫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內向沉默的人,妻子對此開始發牢騷。由於妻子怨來怨去,丈夫變得更加內向沉默。過了一段時間,丈夫開始在妻子還沒有發脾氣的時候就已經沉默不語,指望這樣可以躲過妻子的抱怨。由於估計到丈夫會退卻,所以妻子又把她發牢騷的時間提前了。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