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第一樣是佛教奇觀:全身舍利。

早聽說古代高僧修成正果,圓寂之後,身體不壞,僧人們便請來彩塑工匠,以泥土包其身,依其容塑其形。佛教中,高僧屍體火化後米粒狀的凝結物,稱作舍利,並視作勤修得來功德的成果與標誌。而這種圓寂後身體不壞的高僧更具同樣的意義,故稱全身舍利。一般的佛像都是用泥土草木塑造的,全身舍利卻有高僧的身體與精神在其中,自然對敬奉者有一種震撼力和影響力。要有怎樣堅定的意志和信念,才能成就這樣的全身舍利?

所有全身舍利都是古代留下來的。如今不再有了,故極其珍罕。然而,會想到綿山上竟還有十四五尊之多!大都完好地儲存在雲峰山頂上的正果寺中。

在古代綿山,修煉一生的高僧,自知大限將至,便由一根鐵索攀至山頂,或透過一個臨時搭架的木梯爬到懸崖絕壁上天然的洞穴裡,停食淨身,結跏趺坐,瞑目凝神,安然真寂。據說只有真正修成的高僧才能肉身不腐。如今綿山正果寺中東西殿的全身舍利共十二尊。由於身體風乾後抽縮,體量顯得比常人略小,其神氣卻栩栩如生。三晉彩塑藝人的技術真是高超絕倫,居然把每一位“包塑真容”的高僧的個性都傳達出來。有的仁慈和善,有的憂患悲憫,有的明徹空靈,有的沉靜μ定。他們大多是唐宋金元幾代的高僧,至今最少也七八百甚至上千年!歲月太長,泥皮破裂,裡邊露出僧袍,那位唐代天寶年間的高僧師顯的腳趾甲也能清晰地看到呢!歷史*裸和千真萬確地呈現在眼前。一種堅韌追求的精神得到見證,令人敬佩。當今世上哪裡還能見到這樣佛教的奇觀?

再一樣是山水的奇觀。

先說山。綿山以石為骨骼,土為血肉,樹為衣衫。山多巨巖,往往直立百丈,巍然博大,頗為壯觀。最奇特的是這些巨巖的半腰或下部,常常向內深凹進去,有如大漢吸腹,深邃如洞。裡邊既寧靜又安全,無風無雨,冬暖夏涼。綿山裡這種內凹的巖洞隨處可見,最大的要算是雲峰寺山的抱腹巖,中間竟然凹進去五六十米,高五六十米,寬竟達二百米!我此次到綿山已是春暖花開,巖腹內冬天裡凍結的冰竟然依舊堅硬不化。古人早就看上這大自然神奇的恩賜,便在這巨大而幽深的巖腹裡建廟築寺。自三國以降,歷代修建的廟寺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優美異常。年年逢到廟會,來朝拜的香客多達萬人。一時香菸繚繞,溢滿巖腹。這樣的奇觀何處之有?

綿山的山奇水亦奇。

以為綿山多石,水必定少。山裡的人卻告訴我一句不可思議的話:“綿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待我山上山下留心察看,竟然真的如此。不單溪水在谷底奔流,就連近兩千米的龍脊嶺和李姑巖的極頂也可以見到泉水從石縫裡涓涓冒出。奇怪的是,這些水好似從石頭裡溢位來的。有的像雨水一樣滴滴答答落下來,有的匯成細流沿著石壁蜿蜒而下,有的從岩石裡滲到表面溼漉漉地洇成一片,難道綿山的石頭裡都是水就像古人所說好的石頭都是“負土胎泉”?

綿山奇觀記(2)

綿山最神奇的水莫過於聖乳泉。

聖乳泉在一塊巨大的石壁上。但不是掛在石壁之上,而是從岩石的裂縫或洞眼裡一點點淌出來的。時間太久,漸成石乳,飽滿地隆起在巖壁上。這泉水便沿著圓圓的石*亮晶晶地滴下。

關於聖乳泉的傳說,與寒食節有關。據說那位春秋時晉國大臣介子推攙扶母親避火來到這裡,一時口渴難忍,正巧綿山的五龍聖母路此地,解開衣襟以乳水相救。但是火太大了,把聖母的*燒成石乳,五龍聖母就把石乳留在這裡,以幫助山中口渴的人。人們感激聖母,稱之為聖乳泉或母奶泉。據說這聖乳慈愛有靈,每一百年會再生出一對石乳來。從春秋至今2500年,巖壁上大大小小的石乳已生出25對。大的如枕頭,小的似南瓜。而且全都是對對成雙,酷似婦女的*。如果飲一口這聖乳滴下的泉水,還真的甘甜清冽,沁人心脾!

傳說的聖乳是一種理想,現實的石乳卻更奇異。所有石乳都長滿厚厚的生氣盈盈的綠苔,好似毛絨絨翠綠色的乳罩。有時上邊還生出一種紫色小花,嬌豔可愛。

這美麗而神奇的聖乳不是綿山獨有的奇觀嗎?

更加驚心動魄的綿山奇觀是掛祥鈴。這個本在唐代是一種祈雨謝佛的法事活動,漸漸已演化為綿山一帶的民間習俗。

綿山的掛祥鈴在抱腹巖的空王寺。人們在寺中拜求空王佛許願或還願之後,便請專事掛鈴的藝人上山,將一隻水罐大小的í鈴掛在巖腹上方陡峭的巖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