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各在一方,心儀已久,卻無緣相見。不管對他們知之或深或淺,這次仔細讀了他們的事蹟,仍為他們非凡的文化行為和卓然的業績深深打動。由此深信在我國首次文化遺產日裡,他們將以強大的感召力和人格魅力,呼喚出更多的文化良心與文化情懷。
由於民間文化守望者都是沉默的行動者,我們知之不多,掛一漏萬,在所難免。故此,深望本圖集將引起社會關注這真正的精神一族和文化一族,讓整個社會都能感到脊樑在為我們負重和使勁,並促使各種力量彙集到民族精神的脊樑中來。
(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圖文集《中國民間守望者》序)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次成果碩大的研究
這是中國首次民間美術分類的研討會。分類是學科研究的根本,是構築百尺高樓的基礎,但民藝界一直缺乏一種通用的規範的分類法,這一領域的學術著作就難免蕪雜與繚亂。應該說,今天這個研討會有些姍姍來遲了。
同時,它又是及時的。在當前對民間文化大規模的田野調查與案頭整理中,急需一種便捷、科學、標準化的分類法,從而使其成果我們的文化遺產井然有序。
無論在純學術的建設上,還是工具性的應用上,分類法都是必需研究的、不能迴避的。這樣,本次研討會便感到一種壓力。
有壓力就有學術責任,沒壓力便會陷入空談。然而,本次研討會卻意外地、出色地走出了一大步,即在各抒己見的基礎上,摸索出一種具有應用性的可行性的分類法。即從張道一先生的“二法”入手,進而多級分類的方法。這一點在書中“發言摘要”的“總結部分”有詳細的闡述。
在本次會議之前,學者們在分類上一直是各行其是,在分類理論上長期處於模糊狀態,但在本次研討會中卻找到一個共同認可的方法,這是極為難能可貴的。應該說,這表現了與會學者學術功力之高深,還有一種學術上可貴的合作精神。因此說,本次研討會在學術上獲得了重要的突破。它為民藝學的建設和民間文化的田野普查、整理和保護做出貢獻。我們的理論支援了田野,支援了時代。
由於,本次研討會的論文和發言摘要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故編成書,為砌壘民藝學大廈奉上一塊磚石吧。
且為序。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民間美術分類研討會”論文集《鑑別草根》序)
永遠的意與詩情
大平是我的好友,也是我欽佩的攝影藝術家。我與他結識至少廿年。那時他以人物*著稱於世。好像一次評選全國十大青年攝影家時,他名列十一,僅差寸步而失之交臂。但在我心中,他已是當代攝影家中的頭排。不知是他刻意於純情的女人形象,還是這些形象都被他的暗箱加工了反正他作品的女子全是青春、姣好、純潔、透徹而明亮。儘管攝影是一種忠實於客觀的藝術,但是大平告訴我們,攝影既非複製生活,也不被動於形象,在靈性的食指按下快門的一瞬,他能從物件身上選擇而提煉自己最欣賞的神情。因此,他也在作品裡表達出自己主觀的氣質與風格。
這就是大平的攝影特有的高雅、寧靜和如一般的美。
他的人物作品充滿意,他的風景作品富於詩情。他的風景一如他的人物純淨與平和,含蓄和雋永。在充滿喧囂而惡俗的商業美人照的今天,大平的鏡頭為我們保留著一片清新又美麗的淨土。
藝術之外大平又是重情義的人。在我焦灼於現代化城市改造對歷史記憶的破壞時,大平是我的知己和強有力的支持者。他邀集好友幫助我將近百年天津城市諸多歷史形象保留下來。當然這正表達了一位真正的攝影家所具有的文化眼光與文化情懷。
當這部收集了大平多年創作的精品集即將問世之時,我寫下數言,以表情誼。同時也感到一種榮光,因為我深信這些攝影藝術的珍品一定都是傳世之作,願我這些話長久地與大平的藝術相伴。
是為序。
(《李大平攝影集》序)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神交左川
左川是漫界的大家。
漫是幅上最小型的繪。左川何以憑此成為大家?
首先,他憑仗著漫的優勢。漫如針芒,雖小巧而銳利,能夠針砭邪惡,觸醒麻木,刺中社會深層的病灶與種種弊端;漫又如搔癢的手指,撩撥笑意,帶來輕鬆。左川從漫這些本質出發,觀察生活,發現題材,於是那些平冗的繁瑣的日常生活在左川的手中,倏然全轉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