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招聘,人家只錄用十個人,報名的人竟有一千多!可是,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小音卻獲得了成功,成了那百分之一!
“那麼多人競爭,你是怎麼成功的呢?”我問小音。
“我過了三關,”小音說,“第一關是問我的經歷。對我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幹過什麼,當沒當過幹部,參加過什麼樣的社會活動,組織過什麼社團……問得可詳細啦!我做過學生會工作,所以這一關的透過佔了不少便宜。第二關當然是筆試,很容易的,一般人都能過!”小音得意地說,“不過,最難過的是第三關。”
“為什麼?”
“第三關是面試。面試最難,因為你摸不透他們要考你什麼。實際上,從一進入面試室,主考官就開始留意你的一切了,比如走路的姿態好不好啦,目光是不是自信啦,說話的表情怎麼樣啦……透過你的不設防,他們可以更多地瞭解你身上的東西。當時,一位考官問我:‘你為什麼要到我們銀行來?’這個問題可難不倒我,因為我事先早做了充分的準備,對這家銀行的百年曆史瞭解得非常清楚,所以對答如流!”小音說到這裡,眉目間透著那麼多自信。
3.社會渴求現代人才(2)
“考官接著問我:‘如果你能來我們銀行,希望做什麼工作?’說實話,我並不願意到前臺去收銀,我希望到後面搞聯絡,我的口語好,擅長與人交往,這樣可以發揮我的優勢。但是,如果我這樣講,人家肯定會認為我有缺陷,所以我回答說:‘幹什麼我都能夠勝任。’”
一位進入國家機關的博士生告訴我他應聘的故事:
在等待招聘結果的時候,用人單位的領導找他談話:“你的各方面成績都很優秀,但這次的名額只有一個,所以很遺憾,你沒有被錄取。”這位博士生當時想也沒有想,馬上說:“沒有關係,我很有實力,今年沒考中,明年我還來考。”
“沒想到,這是最後一道考題,我被錄取了!”博士生講到這兒笑了。
他們的故事給我們這樣的啟示:人生的答卷不是背出來的,而是靠實力做出來的。
在人才市場上,你的孩子面對的已經不再是紙製的試卷,而是一道道生活的實踐題,他答得怎麼樣,要看他是如何對待生活的。
作為父母,你企盼孩子成功,就把他培養成一個熱愛生活、具有良好素質的人吧!
有的父母只注重自己孩子的考試分數,忽視了對孩子進行做人與做事的教育,對待孩子是以分為本,而不是育人為本,結果培養出來的孩子,只會做題,不會做人也不會做事。這樣的孩子在考場上也許能得高分,可在人生的舞臺上卻會失分。
一個重點中學的學生每天晚上挑燈夜戰,拼命讀書,可是卻讓媽媽每天觀看電視劇時記住劇中的情節,第二天早晨講給他聽。他到了學校,又添油加醋地講給同學聽,好像他每晚沉溺在電視機前一樣。一些同學抵不住“誘惑”,晚上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劇,成績受到很大影響;還有的同學見他每天看電視劇成績還是穩居前列,覺得他聰明過人,從而失去了與他競爭的信心……而這一切正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母親以為自己是在幫兒子競爭,實際上是將兒子一步步推向損人利己的泥潭。教育的功能不僅是知識的填充,更應該是道德的完善。這樣的學習尖子,我們能說他是好學生嗎?這樣的母親,我們能說她是好媽媽嗎?
處在經濟變革時代,做父母的不能只注重幫孩子立業,更應該首先注重幫孩子立身。“以學立業,以德立身”須是教育的宗旨。
第十一章 孩子成長需要什麼……五個需求
理想,是孩子心靈世界的陽光。失去了陽光,心靈世界就會是一片黑暗。
寫在前面
有一年春天,一連幾場罕見的沙塵暴,使人們切切實實感受到,環境的惡化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許多人都在思考:治理沙塵暴,我能做些什麼?
然而,正當人們享受著一天比一天富裕的生活時,一場看不見的“沙塵暴”,正侵襲著一些孩子的心靈,威脅著他們家庭的幸福。
幾年前,在浙江金華,發生了一起震驚社會的慘痛事件:某中學高二學生徐力,用鐵�頭打死了生他養他的母親!浙江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徐力有期徒刑15年。
為什麼一個17歲的“好學生”會使用如此殘忍的手段對待自己的母親?為什麼愛兒子的母親會死在兒子的手中?產生悲劇的根源究竟是什麼呢?
我同幾名記者一起,來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