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小康,和在家鄉時的窘迫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很多媒體一個勁責怪大學生盡往北京、上海發達地區擠?質問大學生為什麼不去西部、中小城市及鄉鎮就業,這些媒體的記者大都身處大城市,他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也不看看現在中國經濟發達的地區集中在沿海地帶,特別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內地主要是省會一級大城市經濟較發達(如成都市國民生產總值佔四川省三分之一),這些地方才能最大限度吸納人才,而且提供較高的報酬和更多的發展機會。而落後地區不但經濟狀況差,報酬偏低,而且官僚機構臃腫,腐敗與不公正也相當猖獗。社會風氣每況愈下,任人為親,裙帶關係盛行,沒有關係,沒有門路,就寸步難行,大批企業倒閉破產,百姓度日艱難。每次回家老家(某個小縣城)探親,我都會從親友口中聽到不少小民百姓的辛酸故事,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這是在大城市的人所體會不到的。

◇。◇歡◇迎訪◇問◇

第54節:不去北京去哪裡(3)

今年兩會期間,青海省代表程蘇對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說,擴招後大學畢業生每年增多,由於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滯後,就業崗位十分有限,大量農村生源畢業後無業可就,無力償還助學貸款,家庭付出的鉅額投資得不到合理補償,〃新讀書無用論〃正在西部地區滋生。

金人慶部長插話道,大學畢業生也要轉變觀念,不要非要到大城市,不要非要到傳統的好單位,不要總想著非要到某單位不可。

程蘇代表回覆金人慶部長說,我們有些算是暫時就業的畢業生乾的是農民工乾的活,累死累活,每月才五六百的收入。

程蘇代表認為,嚴峻的就業形勢加劇了農村的貧困化,程蘇說:〃目前,西部地區大學生越多的地方,貧困家庭越多,脫貧致富成為一句空話。〃她告訴記者,即便是部分已就業的,其收入也很低,與上大學期限間的支出很不成比例。

其實,正如程蘇所言,在就業過程中。貧困農村生源畢業生往往處於劣勢,就業工種差,很多大學畢業生做的是農民工的活,起薪低,享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再加上求職成本越來越高,很多畢業生無力支付,養活自己都成問題。

〃每個月五六百元的收入,還要支付伙食費300元,房屋租金一二百元,〃一個劉姓畢業生曾告訴程蘇代表:〃我養活自己都很困難,已無力還債、還貸,更不可能給家裡有什麼資助。〃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狀已成為貧困地區農民群眾心頭痛,西寧市回族中學副校長拜秀花代表告訴記者,當前,不少農民認為供養子女上學得不償失,破費鉅額資金上大學,畢業後仍然是回家種地,還不如早早輟學,幹活打工掙錢實在。

程蘇代表說,在青海,有一些學生家長找到學校,非要讓自己大二、大三的孩子退學不可。

拜秀花心情沉重地給記者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拜秀花曾教過的一個學生考上了大學,而學生的家人卻不給他交學費,逼他輟學,學生找到曾是自己班主任的拜秀花,希望能夠幫助他說服家人讓他繼續深造,拜秀花找到學生家長:〃孩子成績那麼好,幹嗎不讓他上大學?〃誰知該學生父親的一句話就讓她無言以對:〃家裡窮交不起學費困難是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畢業後,工作在哪裡?〃

青海省樂都縣1998年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中,尚有15個大學生畢業7、8年後還未找到工作。2003年全國高校一次性就業率為70%,而經濟欠發達青海一次性就業率僅為45%。就算找到工作,大都是月薪不超過1000元的低薪,這對那些繳納高額學費和靠助學貸款完成學業的農村學生來說,的確是得不償失。

無論從青海,還是從其它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情況來看,對來自落後、貧困地區的大學生來說。回到家鄉就業往往是死路一條,他們不去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就業又能去那裡。對這些大學生來說,他們多來自貧寒之家,貧困家庭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會使貧困家庭雪上加霜乃至傾家蕩產,青海的情況證明了這一點。一旦他們就業,並找個收入高點工作(月薪1500元以上),就可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所以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應放寬外地大學生的就業限制,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BOOK。◇歡◇迎訪◇問◇

第55節:不去北京去哪裡(4)

實際上早在2002年,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勞動部和社會保障部就聯合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