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有自己的主見,根本沒有聽諸葛亮的建議,還是把黃忠升為了後將軍。
從這個案例,我們只能看到諸葛亮“論資排輩”的意識很濃,卻根本沒有什麼依功論賞的公平精神。
諸葛亮執法不公案例之四:怨斬劉封
劉備早年無子,在荊州時收養了一個叫劉封的孩子。劉封自幼習武,氣力過人,性格剛猛。劉備一開始非常喜歡他,並打算重點培養他在軍事方面的能力。
劉備入蜀,由葭萌南下而進攻成都時,劉封才二十歲剛出頭。劉封與諸葛亮、張飛一起溯江西進,而且每戰必勝,顯然出很強的戰鬥能力。益州平定後,劉封升為副軍中郎將。
五年以後,劉封又被劉備委以重任,奉命去統管孟達的軍隊。於是,劉封的悲劇便開始上演了。
孟達,原本是劉璋手下的一名將領,他也是法正的副手。劉璋命令孟達和法正各率二千人馬迎接劉備。劉備便令孟達和他的人馬留駐在了江陵。平蜀以後,劉備任命孟達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孟達奉劉備之命由秭歸出發,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戰死,房陵被孟達輕鬆攻破。
初戰告捷,孟達興奮異常,決定一鼓作氣,拿下上庸郡。就在這個時候,劉備給孟達派去了一隻援軍,這隻援軍的首領便是劉封。
劉封與孟達在上庸會合後,上庸太守申耽率眾投降,申耽還把自己的妻子和兒子質押在成都,以表示自己對蜀漢的忠信。申耽的舉動贏得了劉備的信任,劉備加封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