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至覺華島屯儲。遼河以東十四衛,則以遼河兩岸泥淖三百餘里,稱為“遼澤”,水勢漲落不定,大規模的船運極其困難,隋煬帝、唐太宗伐高麗,皆搭浮橋或以車為橋樑。因此河東乏食,難望河西接濟。明朝嘉靖三十七年,遼東大水,遼督王忬(王世貞之父)請開海禁,以蘇遼困;四十年,山東巡撫朱衡以海禁一開,登州防守不免吃重,因以“奸民伏匿,不便”,奏請復禁。此所以顧祖禹有“修舉無術,坐視遼左之匱乏而莫之恤”之嘆。如河東十四衛得因足食而不撤,則建州三衛,豈得猖狂?此亦清興明衰之一大關鍵。
現在回頭再談孔有德。他與耿仲明降清為天聰七年四月,六月召赴盛京見太宗,已見前引孔傳。就在這個月,太宗遍諮大臣,徵明、朝鮮、察哈爾,何者當先?何以早不問,遲不問,問在此時?即因從孔有德處獲得兩大助力,太宗始有決定戰略的可能;在此以前,根本談不到徵朝鮮。
清軍入關,貳臣立功(3)
這兩大助力,第一是八旗皆以騎射稱雄,並無水師。天聰元年阿敏與嶽託、濟爾哈朗徵朝鮮,其王李倧請和,阿敏不肯,而嶽託與濟爾哈朗密議,以和為宜,阿敏終被說服,原因即在清軍無戰艦,亦不習水師。如皮島明軍與朝鮮水陸夾擊,斷其歸路,清軍豈能倖免?現在有孔有德帶來的戰艦,情況就不同了。因此,孔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