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其所受“恩遇”如下:
四月,命諸貝勒總兵駐岸受降……有德偕仲明攜人眾輜重來歸,給田宅於遼陽。六月,召赴盛京,上召諸貝勒出德盛門十里,至渾河岸行抱見禮,親酌金卮勞之,賜敕印,授都元帥。尋隨貝勒嶽託徵明旅順,破其城,黃龍自刎死,有德收遼人數百自屬。及還,有德墜馬傷手留遼陽,詔慰之曰:“都元帥遠道從戎,良亦勞苦,行間一切事宜,實獲朕心,至於贊襄招撫,尤大有裨益。不謂勞頓之身,又遭銜蹶之失,適聞痊可,大慰朕懷。”
按:上引孔傳,有兩點需要解釋:第一,大淩河有警,何以須隔海的登州巡撫自陸路迂道赴援?第二,孔有德自登州奪圍出海,向鴨綠江西岸的清軍投降,取四十五度角,直指東北即可,何以北駛經旅順口,致為黃龍所邀擊?
要研究這個問題,首須瞭解,遼東在明朝,西起山海關,東至鴨綠江與朝鮮交界,在疆域上都屬於山東。入清以後,習慣上遼東改稱關東,山東大漢自芝罘渡海北上入遼,稱為“下關東”;用一“下”字,即有關東仍隸山東之意。所以然者,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七“山東,遼東都指揮使,金州衛”下說得好: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清軍入關,貳臣立功(2)
衛(金州衛)控臨海島,限隔中外……舊置運道,由登州新河海口,至金州鐵山旅順口,通計五百五十里,至海州梁房口三岔河,亦五百五十里。海中島嶼相望,皆可灣船避風。運道由此而達,可直抵遼陽沈嶺,以迄開元城西之老米灣。河東十四衛,俱可無不給之虞。
自正德以後,舊制浸廢;嘉靖中雖嘗舉行,而議者旋以奸民伏匿為言,復罷。
夫創法之初,以遼隸山東者,正以旅順海口,片帆可達登萊耳。乃修舉無術,坐視遼左之匱乏而莫之恤歟?
這是痛惜海運之廢。當初的運道,自江蘇海州至登州,登州至旅順,總計一千一百里。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南北對峙,中間以一連串的大小島嶼,如鏈之聯,並以區分為黃海與渤海。所謂“限隔中外”者,意指此“鏈”之西的渤海為內海,而之東的黃海為外海。是故外艦一入渤海,即成內犯。清末李鴻章經營旅順港,在國防的觀點上,絕對正確,無奈亦是“修舉無術”。
如上所述,解答了第一個問題,大淩河失守,則金州衛不保,旅順落入敵手,直接威脅“片帆可達”的登州,所以孫元化不但在行政區分上有赴援的義務,在守土責任上亦有預防的必要。
至於第二個問題,亦可從“島嶼相望,皆可灣船避風”一語中去體會;大海茫茫,不循運道,自取航向,不說當時船舶裝置之簡陋,就是現代的戰艦,亦不能貿然從事。
自旅順口至海州梁房口三岔河,亦五百五十里。
此海州為遼東都指揮使司屬下二十五衛之一的海州衛,即今遼寧海城。《讀史方輿紀要》記海州衛所屬“梁房口關”雲:“衛西南七十里,又東南九十里,即蓋州也。海運之舟由旅順口達者,於此入於遼河。”然則為今之營口無疑。又記遼河雲:“在衛西南五十五里,自遼陽界流入,又南注於海,謂之三岔河。”是則三岔河即自遼陽入海的最後一段遼河。凡大川,上下游異名者,無足為奇;遼水自塞外迤邐南來,經鐵嶺、瀋陽而至遼陽西南牛家莊驛(今牛莊)附近,納太子河、渾河,南注入海,形似三叉戟,為三岔河得名的由來。
運道由此而達,可直抵遼陽沈嶺,以迄開元城西之老米灣,河東十四衛,俱可無不給之虞。
沈嶺指撫順關口的薄刀山而言。開元即開源。河東者,遼河以東之謂。遼東二十五衛,十一衛在遼河以西,即廣寧及中左右共四衛,又前後中左右五屯衛,加義州、寧遠兩衛;十四衛在河東,即定遼前後中左右五衛,加東寧、海州、蓋州、復州、金州、瀋陽、鐵嶺、安東、三萬等九衛。定遼五衛及東寧衛,均在遼陽附近,大致南滿鐵路自開源(安東衛)以下兩側之地皆是。當時精華所在,則為金、復、海、蓋四衛,“並稱沃饒,為之根本”。至於“三萬衛”,顧祖禹贊之謂“居全遼之上游,為東陲之險塞”,又記其四至謂“南至鐵嶺衛百二十里”,又謂安東衛在“三萬衛治西南”,安東衛治開源,是則三萬衛應在開源東北,而南距鐵嶺百二十里,夷考其地,應是今之金家屯;更北鄭家屯,今為遼源,應為三萬衛治北界,亦為遼東都指揮使司轄地北境之限,因為東北即科爾沁左翼中旗,在當時是蒙古的地方了。
按:遼河以西十一衛軍食,除屯墾自給以外,不足之數可由關內補給,或由海道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