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王:“否。當更設兵。”

孫:“如此,則八里內守兵八萬矣。‘一片石’西北不當設兵乎?且築關在八里內,新城背即舊城址,舊城之品坑(高陽按:掘壕成品字形謂之品坑)地雷為敵人設,抑為新兵設乎?新城可守,安用舊城?如不可設,則四萬新兵倒戈舊城下,將開關延入乎?抑閉關以委敵乎?”

王:“關外有‘三道關’,可入也。”

孫:“若此,則敵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關?”

王:“將建三寨于山,以待潰卒。”

孫:“兵未潰而築寨以待之,是教之潰也。且潰兵可入,敵亦可尾之入。今不為恢復計,畫關而守,將盡撤藩籬,日鬨堂奧,畿東其有寧乎?”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袁崇煥鎮守遼東(2)

按:以上一問一答,如不明山海關的地形,不知王在晉的荒謬。山海關的正面,亦即由南面的海邊,往北抵山,約計四十里。北面轉折往西之處即“一片石關”,俗稱“九門口”,為山海關的要隘,故當設兵防守。由一片石往南凡歷五關到海,其中有一個關就叫“三道關”,北距一片石、南距山海關各為二十里。王在晉的意思,新城如不守,四萬新兵可由“三道關”入關。所謂“舊關”,則指原來的山海關。及至孫承宗詰以“兵逃如故,安用重關?”自覺失言,因謂另築三塞以待潰卒。真是越說越不成話了。

論理語窮,於是孫承宗就地召集軍事會議,議守關外。關外又守何處呢?袁崇煥主守錦州西南的寧遠;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