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但這時候恰是無法追溯第一個案件。

陳恂喝完湯,咂咂味,覺得不錯,又添一碗,一邊舀湯他一邊道:“往前翻閱卷宗,劉績性子並不急躁,第一次殺人後,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他都會先沉匿一段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是一年至三年,他很可能先對身邊熟悉的人下手,照著這個推斷去查,也許會有收穫。”

董總督:這讓本總督怎麼愉快享用美食。

陳恂:“忽然想吃香辣鍋,阿孟姑娘,咱們晚上吃香辣鍋吧,勞請袁娘子給備幾份豬腦花。都說吃什麼補什麼,這段時間可費腦子得緊,得被點。”

送菜上來的袁娘子都不知道是該答應還該笑出來,吃什麼被什麼的話,吃豬腦子補豬腦子嗎?

“我不愛吃腦花,我喜歡凍豆腐花生苗和油條,肉卷魚片一定要有,還要各種山菌和蔬菜,再加上土豆蓮藕胡蘿蔔紅薯粉皮。”有些冬季氣候下才能種的菜,在如今疆域遼闊無邊的大明,即使大夏天也能吃到。都是耐儲藏的菜,自鋪設好路軌後,運輸上基本沒有多少損耗,也不費什麼人工,因此價錢便宜又新鮮,很是豐富了大明的餐桌。

“蓮藕還沒上市,其他都行。”

董總督:毛肚魚丸腐竹,謝謝。

且不說晚上怎麼吃,只說下午去衙門,蒐羅證據的司法廳下差官皆已回返,帶來的證據雖然無法直接證明劉績是兇手,卻也算是拿下一個關鍵點進一步佐證了孟約的推斷,使得司法廳有了查下去的線索。恆信只要順藤摸瓜,總能把劉績繩之於法。

孟約在壤湖園,一邊畫《緝兇錄》的新本子,一邊繼續琢磨案情:“陳博士,你說這一連串殺人案是為什麼。如果說後來是心理已經徹底改變,那麼最初犯下案子,會是因為什麼?”

“一般人,或為情或為財,但劉績並不好推斷。”

“希望能在仲秋節前大白天下,我可不希望送孩子上學都得提心吊膽,這幾天阿像是察覺到了什麼一樣,天天盯著我,生怕我一下不見似的。”孟約覺得是阿在害怕,哪知道阿是受王醴囑咐身負抱腿哭之重任,她只深感有責任讓阿有個安安穩穩的生活環境,能快樂無憂地成長。

陳恂:“必能如願,阿孟姑娘要相信王司使。”

育英園報上名後,領了一些入學前需要閱讀的“入學須知”回來,厚厚幾本,需要逐條閱讀,牢記於心。有關於作息安排的,有關於日常課程安排的,還有蒙學需要家長配合的,另外還有關於家庭教育,學齡童日常獨立性培養的。

育英園中午不放孩子回家,可以送飯,也可以就在育英園裡吃。孟約提前問過育英園的老師,說是建議先送一段時間適應一下,畢竟阿慣了家中廚娘做的,濟南菜他未必能吃得慣。因是小孩子,還是以安撫為主,簡單粗暴地直接讓吃食堂太影響入學情緒。

作為學渣,孟約非常擔心阿會哭,因為她就屬於剛上幼兒園哭了半個學期,之後每學期新開學都要至少哭一個月至半個月的主。她怕阿會遺傳到她,這種性格上的遺傳,孟約相信是會自靈魂來的,畢竟伴隨阿成長的是她呀。

阿:我愛上學,上學使我快樂。

劉績案直到七月下旬才算全線告破,變態不是生來變態,而是少年時一次失手殺人,沒有被捕,反而被認定是意外。那之後,少年可能有一段時間的惶恐不安,至於最終為什麼會再次犯案,就是在無數證據面前,劉績也沒吐露。左右等待他的都是菜市口一刀落下,為什麼還要剖開自己的心,血淋淋地供人取樂這是劉績的原話。

事實上,除了陳恂和王醴,並沒有太多人對他的內心轉折感興趣,就連孟約也因為操心阿,有這樣那樣的學前焦慮,壓根沒心情探究劉績的內心是怎麼一點點扭曲的。

至八月間,阿便要準備入學,大明蒙學新生入園多半都是八月十八,書院則多半是十月。

孟約:818?穿越者前輩真是個足斤足兩的天涯觀光團成員。

第四五六章 一揮手,一去百千里(一更)

大明的蒙學類似幼兒園加小學的綜合體,五歲以下的有專人負責照看,協助他們在蒙學裡吃飯午休讀書。凡入蒙學首先要準備的就是各自的洗漱用具和寢具,對此孟約覺得無比熟悉,她讀幼兒園時也會帶被子床單和小枕頭去幼兒園,其實幼兒園本身提供,但家裡人都不放心。

蒙學不提供早飯,只提供午飯一頓,孟約和王醴早早起來,一家子吃過早飯,便去送阿,阿:“我可以自己去,不用送的。”

阿驕傲地揚著臉,內心戲大概是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