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部分

話一說,孟約就明白了,想想現代電力是誰家在運營,就能知道,這麼一塊巨大的蛋糕擺在那裡,會有些什麼人白天盯著,晚上想著:“這……工學院肯定不能放手,倒不是會不得利益,而是這樣事關天下人切身安危的事,工學院不可能放心交到他人手中。”

饒是工學院現在只承擔工程,後期運營盡數交由地方官府,工程的大筆資金流入流出,巨多材料買進,其中藏著多大的利益,想想也知道。但不懂的人,不會去想這樣的工程需要承擔多大的責任,需要付出多大的辛勞,他們只看到利益。

“不必放,南京城中亦在為此博弈,到濟南不過是些許浪花罷了。工學院是科學院的分院,科學院院長也正在南京為這而忙碌。眼下這關爹領著工學院上下趟過去了,接下來就看南京方面怎麼處置。”王醴三言兩語安了孟約的心。

王醴覺得這事最終要靠朝堂諸公扯皮來最終定音,卻不想,家中嶽父哪是個肯把切身安危交到別人手裡的。

孟老爺那裡則清早起來寫了奏章,也不用人,他自己坐上蒸汽機車,遞到御前去。既然人人都覺得這其中利益驚人,那行,拉支隊伍來,透過工學院的考核,就像路軌和蒸汽機車一樣,工學院可以只負責勘定線路,監督施工,前提是得通得過工學院嚴苛至極的資質考核。

孟老爺在書房寫好奏章,在蒸汽機車上則奮筆疾書考核標準,寫著寫著,孟老爺把筆一扔:“呸,幹嘛另寫一份,直接把工學院的施工標準拿出來便是。”

至下午,孟老爺抵達南京,略作休整,將奏章遞給科學院院長,院長命人抄寫一份,孟老爺的原件送內閣,抄寫的送工部。次日本不是大朝會,因孟老爺一本奏章,宣慶帝命開大朝人,特許五品下,七品上官員列朝聽議。

這時候就不必孟老爺撕了,自有科學院院長去撕,他只需要拾遺補漏,提供專業論據。饒是如此,朝會散後滿朝文武也知了這位不好惹,更有,散朝拍,宣慶帝還特別留了內閣與科學院院長並孟老爺書房敘話。

“諸位卿家且坐。”

眾人坐下,內監便來上茶,到孟老爺這裡,宣慶帝還多問了一句孟老爺喜歡什麼茶。

這會兒,宣慶帝越看孟老爺越覺得這是個人才,可惜了年少時不愛讀書,沒正經經過科舉,若放到進朝堂上來天然矮人一等,還是放到工學院好。有孟老爺在工學院,宣慶帝也能放心,這風口浪尖上,工學院就需要孟老爺這麼一根定海神針。

孟老爺:官家這樣瞅我,我有點腿軟啊,不行,得繃著。

第五一六章 你怎麼不上天

孟老爺以為,談談話就算完,不想宣慶帝要留飯,孟老爺看著科學院院長,院長含笑拍拍他肩,然後走了。

雖然孟老爺接待過太子,也接待過鄭王,也見過朱載寬朱載章,可那準備來說不是他接待,是他那心裡壓根不把人出身當回事的閨女接待的。除此外,他沒怎麼見過宣慶帝,就是見,那也是別人在前邊,他遠落後邊,隔老遠一堆人有什麼好緊張的。

留飯不同啊,關鍵是還只留他!

內閣諸公常與科學院院長都知道這頓飯,事實上是要給孟老爺寬一寬心。但孟老爺沒覺得自己需要寬心,他只覺得所有人都走光,把他一人幹留下,簡直要命,更要命的是,他還不能拒絕。

事實上,孟老爺畢恭畢敬地繃著,反而是對的。君王終是君王,孟約可以隨意一些,王醴和孟老爺卻最好不要。

宣慶帝也不刻意拉家常,而是與孟老爺談工學院的各項工程的進度如何,這是孟老爺閉著眼睛都能回答的問題,談著談著自然而然放鬆下來。談到興致來是,宣慶帝命人取來地圖,卻不是說建水電站,仍是說鋪路軌。

“若不是孟卿今日說明,我還不知路軌鋪設進展如此迅速,這樣說來,我有生之年必能看到大明處處通路軌,坐上蒸汽機車無處不可去。”宣慶帝表面十分威信,內心琢磨的是等朝事大定後傳位,再同蕭皇后一起,滿世界看看大明江山如何妖嬈。

孟老爺道:“回陛下,關於路軌鋪設,工學院目前有五期共二十五年的計劃,這五期工程全部完工時,各省主要州府將都能搭乘蒸汽機車抵達。便是不能直達,轉一兩趟車也能抵達,眼下還有很多線路仍在勘測階段,圖紙上未能標出。”

既使路軌和蒸汽機車工學院只負責監督和驗收,也不是十年二十年能全面貫通的事,這其中也有許多利益牽。不過早年工學院還沒單獨設分院時,這些工事就全部交由工部主理,工部為此專門設了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