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約:我現在明白《三醮》作者為什麼有那麼多惡趣味啦,我也好喜歡看大家明明想糊我一臉巴掌,卻礙著我生病,不得不哄著我順著我的樣子。
當然,她也就能矯情那麼一小會兒,過後就又恢復常態。
再之後,傳來姚錦康被送到南山書院的訊息,孟約就什麼矯情和不適都飛了。哪怕她的金手指不很靠譜,可那種惡意的暗中注視,依然讓她心生不安:“誒呀,總算又能出門啦。”
孟約此時覺得,姚錦康這個懷惡意的都搞得定,李衡這個無惡意也無善意的,當然不會是問題。畢竟那位是“大明儀範”,不至於幹出讓彼此不痛快,又掉價的事來。
“風寒沒好前哪也不許去。”聽到孟約這話,被工部臨時喊走的孟老爺,特地又回來叮囑這麼一句。
孟約:“知道了,老人家就別操那麼多心,我會好好愛護你閨女噠,趕緊去上差吧。”
孟老爺失笑搖頭:“你呀,好在不是街口大榕樹下撿的,不然哪撿的為父給你送回哪去。”
呂擷英與盧昆閬互視而笑,孟約送孟老爺出門回來,夫婦倆還沒停呢,孟約見狀道:“先生,你不如現在就開始想,等爐子長大問他從哪裡來的,你該怎麼回他。”
“等他問的時候再說罷。”呂擷英說著看王醴,“前幾日,我孃家嫂子來與我提起一事,說的是那曾借住泛園的葉慎章,推拒了生父為他訂下的婚事。因女方是我嫂子的遠房侄女,我嫂子才特地提起,叫我與你分說,那孩子是個好姑娘。你即與葉慎章有舊,不妨去和他說一聲,我嫂子那遠房侄女深慕其才,難得的是她家中也願意順女兒的意願。你回頭叫他好好考量考量,別錯過好姻緣,好岳家。”
能讓呂擷英開口說是好姑娘的,必定是她認識,不然斷不會開這口。王醴只管點頭,應承會將話帶到,至於別的,那是葉慎章自己的事。
孟約心裡暗暗“咦”一聲,榮意這段時間來得少,加上她又窩在孟園裡不出,更是沒怎麼見過榮意。這時聽到葉慎章拒親這事,就想起劇情來,葉慎章大概就在這幾日裡會向榮意表明心跡。
但是榮意並沒答應,葉慎章也沒氣餒,只以為是自己行事叫榮意不喜。然後呢會產生一系列誤會,導致葉慎章差點和這位“遠房侄女”定親,周文和也差點就抱得女主歸。
“作者這小妖精真是沒治了,就愛寫這種梗。”孟約再一想,連她這遊離在劇情邊緣的人,都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筆下世界的各種天雷狗血梗,男女主必然是深陷各種天雷梗中無法脫身。
王醴雖也休沐,但下午仍有些事需去處理,沒坐多久便走了。王醴一走,呂擷英就衝孟約勾手指,道:“隨為師去畫室。”
孟約不明就裡,一路跟著進去,進去後,便見呂擷英取出一張本色羅紋楮皮宣紙捲來。孟約怎麼看怎麼眼熟,呂擷英不愛用太貴的紙,真要畫什麼作品時,會選擇珠光礬絹,所以這張羅紋楮皮宣紙肯定是她的。孟約思來想去,最近她用羅紋楮皮宣只畫過一幅作品……
準確來說,那不是一幅作品,而是一幅半成品披風少女!
呂擷英展開紙卷,用鎮紙壓住,衝站在門口滿面震驚的孟約勾手指:“怕什麼,為師又不會罵你,快些過來。”
孟約很有種在課堂上看小黃書,被教導主任逮個正著的感覺,她戰戰兢兢地慢慢挪到畫案邊,訕訕笑道:“先生。”
“別一臉無辜相,你不無辜。再說,為師不但不會罵你,還得誇你。這卷畫全得人物技法之精粹,且開前人未開這先河,畫人物就該如此,有骨有肉有皮有相。你看這眉目之間一點微羞,卻又帶著幾分‘妾擬將身嫁予,一生休’的破釜沉舟,神采之間盡是飽滿情義,令人盼著她能成,她能一世不遭無情棄……嘖,畢竟是這樣一個多情可人兒。”呂擷英接著又講了身段,露的不露的半露的,深入淺出把孟約在披風少女中展現的技法點出來。
孟約畫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那麼,她是提起筆來,就自然而然畫成這樣的:“偏偏我畫佛像還至今沒摸到門徑。”
“為師倒是知道你為什麼摸不到門徑,年年,你看你畫的佛像,眉目間都清清冷冷,卻總不自覺帶出一股情思來。不說神佛有情無情,至少不該這般神思蘊情,為師老早便想,你若繪春宮沒準更甚唐伯虎,現在看來不是沒準,是肯定。”呂擷英認為這是天賦。
孟約認為這是各種鮮活的**看太多,現代人對於人體的認知,比古人自然要更深入,且更普及得多。她就是光看雜誌,看各種小鮮肉的寫真,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