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個人的努力。徐乃錦有剛強的一面,也有女性化的一面,在幾次慰問孤兒、老人、殘疾人的活動中,經常可以發現到,她的一言一行充滿了同情心,而且非常誠摯。她也曾表示過,社會中有太多比她更不幸的人,需要她去幫助。由此可以瞭解她的為人了。在蔣孝文的病情一度穩定時,她到“中視”擔任5年執行秘書,同時為其製作“民謠世界”、“音樂一、二、三”兩個音樂節目,另外,她在一家律師事務所,每天上班半天,工作過5年。 徐乃錦是蔣家賢惠的媳婦,個性獨立果斷,精通多種語言,對音樂及歌劇頗有心得,而且事業心很強,一直希望靠自己能力獲得成就感。如她接管臺北市“女青年會”的會務,她的公公蔣經國對此相當支援,覺得從事這種社會工作十分有意義。蔣孝文雖然有病沒有作為,但徐乃錦在蔣家的地位,仍是長嫂如母,連蔣孝武也得讓她三分。這完全是因為她的影響是發自內心的感情。她的堅強、獨立,不僅博得社會的敬佩,而且也得到家人的尊敬。當然她的不凡,並非源自得天獨厚的家世背景,而是因為她在這個“第一家庭”外所扮演的平凡角色。她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大弟弟學畫,在國外,小弟弟經營旅行社。另外還有一個收養的妹妹。當年,徐乃錦的媽媽在一份報紙上看到有位8歲的女孩,她的母親在她3歲時生病去世,她的父親也因車禍離世,就與報社聯絡,讓這小女孩正式成為徐家的一員。目前,小女孩的英、德文造詣極高,任職于徐乃錦小弟弟的旅行社。或許,因為“無後顧之憂”,她才能在社會工作的領域裡放手而為。臺北有家雜誌著文說:“蔣經國的大兒媳徐乃錦,作為一個獻身於社會工作的職業婦女,她所表現出來的特質,可能是蔣氏家族中最難得一見的品質。”&nbsp&nbsp'返回目錄'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蔣孝文夫人徐乃錦(3)

蔣孝文和徐乃錦有一女,名蔣友梅,小學就讀於私立復興小學。在復興小學時的蔣友梅,同學都開玩笑把她的名字蔣友梅,用英文“倒裝”讀法,稱之為“沒有獎”———(蔣友梅),她亦絲毫不以為怪。如從細事去觀察,蔣友梅應是很寂寞也很善良的女孩,她在小學時,因為家世太過顯赫,同學都有不敢高攀之感。蔣友梅為了爭取同學的友誼,常常故意將自己帶去的一兩百元大鈔,裝作“丟”在地上,然後自己撿起來大聲問:“是誰丟了錢?”大家面面相覷,因為1971年前後,新臺幣最大面額的大鈔為100元一張,自然很少小學生上學身懷百元現鈔的。蔣友梅說:“沒人丟?做班費!”———那是當時復興小學的校規之一,學生在班中撿到了錢,如果沒有人認領,就充為班費。蔣友梅為了博取同學對她的好感,不惜“自丟自撿”,時時捐為班費,確是一種近乎幽默的做法,當然一般家庭是學不來的。蔣經國工作回到家中,見面的第一句話總是:“友梅!GRANDPA回來了!”然後抱起友梅親親熱熱一番。後來,友梅大了,蔣家把她送到美國求學,蔣經國當然很不捨得,也沒有辦法。友梅在國外唸書時期,經常抽空寫信給最疼愛她的GRANDPA蔣經國,每次來信,蔣方良總是高興得不得了,拿著信就跑去給蔣經國看。記得有一次友梅寒假抽空回臺灣來看她的“阿爺”,蔣經國真是精神為之一振,病情好像好了一半。友梅膩在蔣經國的懷裡,爺孫倆真是情深無限,這時,蔣經國忽然開口對她說:“友梅啊!你不要去唸書了好不好?在臺灣陪GRANDPA好嗎?”蔣經國說完,友梅在他的懷裡撒嬌說:“不行啦!我還要去英國念研究生哩!”蔣經國和友梅一聊天總是聊個沒完沒了,可她哪知蔣經國的真正心意和內心世界很寂寞難耐,需要晚輩身邊作陪啊!蔣友梅後自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繼續在歐洲進修藝術。蔣友梅小時候在臺北美國學校就讀,最受蔣經國的疼愛。到英國讀書,獨立生活之後,蔣經國更為思念。她常回臺探訪蔣經國,有時陪母親上街購物,在“女青年會”舉辦的遊園會上也幫忙賣東西,她長得美麗大方,衣著樸素簡單,沒有什麼架子,頗有其母之風。1984年8月,徐乃錦曾帶女兒友梅到紐約探望宋美齡,與蔣緯國夫人和孔大小姐歡聚。&nbsp&nbsp'返回目錄' txt小說上傳分享

蔣經國的女兒蔣孝章(圖)

由於蔣家“國”字輩的一代並無姐妹,蔣孝章的出世,自然深得祖父母和父母的鐘愛,每當哥哥或弟弟因惹父親生氣而受責罰時,經常由蔣孝章向蔣經國撒嬌而化解。可見蔣家這惟一的大小姐在蔣家地位之優越,是第三代兄弟中無人可比的。蔣孝章赴美求學時,與俞大維的兒子俞揚和相愛,後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