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鶴堂裡,吳嬤嬤一邊給顏氏捶腿一邊道:“怕是後悔推了韓家的親事,又去找表姑娘幫忙描補了。”
顏氏嘆道:“當初倒覺得她伶俐,想不到也是個糊塗人。當初拒了,哪有再回頭的道理?縱然老大這會子上門去求,韓家也不能答應的。”
吳嬤嬤窺探著她的臉色,試探著道:“其實說起來,韓家大爺倒是門好親事。韓家姑娘跟周表姑娘是好友,上次來過,看著也是極端莊厚道的一個人,可見家風正,才養得出這樣好女兒。若是,若是姑娘也能找上這般一門親事,雖說男子年紀大些,但——”
顏氏嘆道:“我如何不想讓連波攀上這樣的親事,只是韓家如今風頭正勁,如何肯呢。”眼看著喬連波也快要及笄了,她如何不著急呢?從前想著叫外孫女兒跟兩個孫子都親近些,可是最後都沒有結果。李氏拘著兒子在外院讀書,鄭氏直接給兒子屋裡放了通房丫鬟,到了這個份上,難道還需要把話說明白嗎?
吳嬤嬤不由得急得想落淚:“姑娘自生下來,沒過過幾天好日子。初時那姓喬的嫌姑奶奶生的不是兒子,連洗三和滿月都沒有好生辦。後頭雖生了哥兒,家裡又敗落了。姑娘從小就懂事,跟著姑奶奶學做針線,哥兒身上的衣裳多是她做的,那份兒貼心和孝順,再沒得比的……”
顏氏連連嘆息:“我自是知道她孝順貼心,如今來了,我這周身上下,鞋腳荷包哪不是她做的?只是這親事——若要嫁妝,我自會為她準備,就是折上我這棺材本也無妨,可是——”門第就不是能用銀子來折補的了,“只盼著連章有些出息,還能給他姐姐撐一撐腰。”
“可是哥兒還小著呢——”吳嬤嬤擦了擦眼淚,“周表姑娘跟韓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