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怎樣爬上去的?(1)
這本書說的是一個惡人。
有人也許要問了:惡人,乃人人厭之,為何要為他作傳?
我認為:惡人之為惡,也須有他的道行。對這類人要是剖析透了,於善良的人們也有警覺的功用。特別是剖析一個出身無賴、一字不識的小人物,是如何見風使舵、巧為攀援,最後竟能爬上高位、左右大局的,就更有意義。
他是用什麼伎倆討得上司喜歡的?是用什麼利器撬開權力大門的?是用什麼手法避開滅頂之災的?是用什麼權術逐個滅掉對手的?是靠什麼力量登上舞臺中心的?
——考究考究,或許可以提高我們識別善惡的能力。
好了,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八千女鬼”吧!
這是一個拆字法的字謎。
關於“八千女鬼”,早年民間有各種傳說。相傳,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于軍中閒暇時,寫過一本奇書,叫《馬前課》,專門預測天下大事。這“課”,乃占卜之義。“馬前課”就是在馬前起一卦。書中有一句,預言了蜀國未來的命運,是說“無力迴天,鞠躬盡瘁。陰居陽拂,八千女鬼”。
看過《出師表》的人都知道,第一句裡的“無力迴天,鞠躬盡瘁”是講他自己,後面的“八千女鬼”,就是我說的這個字謎。“八、千、女、鬼”,合起來是個“魏”字——他早就知道蜀漢到最後要被魏國給滅掉。
還有一個傳說,是說明初劉伯溫的《燒餅歌》,裡面也有一句,是“八千女鬼亂朝綱”。《燒餅歌》講的也是預言,載於中國傳統曆書《通勝》之中。說的是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某一日清早,朱元璋正在內殿吃燒餅,見劉伯溫進來,便想測試一下這老頭的智慧。他把燒餅扣在碗裡,問劉老頭:“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劉伯溫掐指一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
朱元璋大驚,心想老頭確實有兩下子,於是放下架子,虛心請教這大明朝未來的國運如何。劉伯溫當仁不讓,信口開河。老皇帝問一句,他答一句,所答皆七字訣,出口成章,而且後來無不應驗。其中就有一句是“誰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這個說的就是明朝天啟年間大太監魏忠賢專權亂政的事。
這兩個傳說,當然都是扯淡,估計都是野路子文人附會。
陳年老酒,我們就不提了,今天就來說說攪亂了大明朝天下的權奸魏忠賢。
魏忠賢本名魏四,是河北肅寧人。肅寧,明代屬北直隸河間府,是京師之南、太行山東麓的一個窮縣。他家的村子,在肅寧縣西北,瀦龍河畔。那時候,整個河間府地勢都很低窪,十年九澇,年年欠收,窮得連皇帝都知道(據當代專家考證,是因為水利年久失修,土地鹽鹼化嚴重)。只有這肅寧西北,老天開眼,給保留了一塊“宜梨之地”,也就是特別適合種梨。這地方產的大鴨梨,個大、皮薄、汁多,從宋朝時候起,就成為貢品。明朝從永樂年間開始,也開始向宮中進貢。
大概因為魏忠賢是惡人吧,魏氏老家的村子叫什麼名兒,正史裡均不載,倒是小說家言裡有寫做“梨樹村”的,有寫做“魏家莊”的,姑且存疑。
這魏四就生長在這麼一個地方,用北方土話講,這出身是“滿腦袋高粱花子”,只有一輩子刨土的命。可就是這位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的魏四,沒有屈從於命運。他天資聰明,機警狡詐,能言善辯,估計一天農活都沒幹過。他從小就不務正業,四處遊蕩,後來又愛好賭博嫖娼、吹拉彈唱、騎馬射箭,十足是個當地的“爛仔”。
這傢伙聰明是聰明,但賭博上偏偏又是個臭手,欠了一屁股債。家中生計無著,鬧到老婆改嫁,女兒賣給人當童養媳。史書上載,他最後被追債的“惡少年”逼迫羞辱,憤而自宮,也就是自己把自己給“閹”了,找個機會進宮當了宦官。
他進宮的時候,是萬曆十七年(公元1598年)。整個萬曆年間,太監都是不大得勢的,他一開始乾的,大概也就是掃地、倒馬桶一類的活兒。此後,在宮中默默無聞30餘年。到泰昌帝駕崩、天啟帝即位,昔日梨樹村的魏四時來運轉,被皇帝賜名忠賢,開始步步登高。7年之間,位極人臣。生殺予奪,全在他一人之手;朝中公卿,競相奔走其門;以至於民間“只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
txt小說上傳分享
他是怎樣爬上去的?(2)
據《酌中志》記載,當時魏忠賢出行,所到之地,家家都要焚香跪迎,路兩旁插上楊柳花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