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要懂得放棄,要對別人充滿信任,做導演則什麼都要自己操心。導演的任務是講述一個故事,要適時地畫上句號。作為導演,蘇菲很嚮往海明威的做法,就是去掉所有形容詞,儘可能簡單和直接。
txt小說上傳分享
對我說愛(2)
“我會繼續試著做一個導演,因為我覺得只拍一部短片或一部長片遠遠不夠,我還需要第二部影片來確認滿足自己做導演的慾望,以及確認做導演的能力。”看來有了第一次,就必定會有第二次,或許做導演要比做演員有成就得多。就像有人說的那樣,做演員是懷孩子,做導演則是生孩子,兩者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經過多年的懷孩子生活後,蘇菲·瑪索更願意去嘗試後者,因為那不僅是開闊視野,更重要的是,有真正做母親的感覺。
這部影片的女主角朱蒂特·戈德雷切,是蘇菲·瑪索的老朋友,也是在法國很有票房號召力的女影星。對於男主角的評價,蘇菲·瑪索也沒有任何保留:“在這部影片之前,我對尼爾斯一無所知。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一家餐館裡,他問我:你想不想讓我來演男主角?我回答說:好。因為我一點也不懷疑他和朱蒂特的配合。拍攝中,他非常投入。只有早晨的化妝讓他感到厭煩。”
這部電影的製片人也嚇人一跳,他是法國最有名的阿蘭·薩德。但影片的複製並不多,放映時間也不長,最大的影響也只是來自名人效應。首映期間,蘇菲·瑪索滿法國跑,到處受到夾道歡迎的禮遇。在UGC電影院裡,影迷們少見地瘋狂。不過,她走以後,觀眾也就走了。他們對蘇菲·瑪索本人的熱情遠遠大於對她執導的電影的興趣。值得欣慰的是,這部新片獲得了第26屆蒙特利爾(MONTREAL)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其實,獎也罷,票房也好,如此種種,蘇菲·瑪索雖非不食人間煙火,也的確不在乎。人到中年卻依然風情萬種的蘇菲·瑪索說,她要好好做一個媽媽了。
每一道眼光都是愛情(1)
出道20多年來,蘇菲·瑪索塑造了各色人物,有哭有笑。就像她的生活一樣,順風飛揚和逆風而上交替並行,這就是人生。幸好,歲月的賜予,讓蘇菲都既能全心投入,又能坦然面對。她從容地充當著她的各種角色。
如果說,一個與蘇菲·瑪索有關的女人,哭與笑結合得最為完美,讓人無法釋懷,那她就是芳芳。想到芳芳的笑容,人們會感到,這世界畢竟是溫暖的,冬天也可以很美好。也許芳芳就是蘇菲·瑪索,也許蘇菲·瑪索就是芳芳。反正她那經典的微笑與哭泣都被我們盡收眼底,在閒暇時回味咀嚼。
1993年“哭泣與微笑”的芳芳,到了1997年就變成黑天鵝般的安娜·卡列尼娜,其實這只是蘇菲·瑪索異曲同工的美麗而已,都有壓抑、不安和任性。蘇菲·瑪索笑時眼裡也會冷冷的,有時表情高傲得近乎莫名其妙,比如《路易十四的情婦》中瑪奇絲與路易十四跳宮廷舞的那段戲。這種不知何時何地就會爆發出的冷漠,讓人不敢對她的開懷大笑掉以輕心,儘管笑著的眼睛明亮如星,儘管這樣的容顏多麼像天使,沒有城府。
在她的任何一部影片裡,我們從來沒見過她笑到花枝亂顫,她倒是哭得讓我們感慨,那種幽怨孤獨的哭,喜極而泣的哭,還有撕心裂肺的哭,那種脆弱與無助,讓蘇菲剝開身上一層一層的傷口,把寂寞的靈魂展現給我們。
在電影中,哭是演員最基本的技能,真戲假哭是演員的失敗,表明她根本沒有入戲,假戲真哭則讓人感慨落淚。蘇菲·瑪索在每一部電影中惟妙惟肖的哭泣,都超越了演藝本身,進入了真實的人生,她在其中滲透了無限的愛與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蘇菲·瑪索演的安娜與渥倫斯基相戀,而丈夫卡列寧對她百般阻撓,她又因與渥倫斯基偷吃禁果而懷孕流產,她哭過。在終於能與渥倫斯基私奔到義大利後,蘇菲·瑪索又因見不到親愛的兒子謝遼沙而偷偷地哭。最後,在得知渥倫斯基也開始背叛她時,異常苦悶的安娜受到了深深的傷害,每天與渥倫斯基大吵一架後以淚洗面,那種美人的幽怨讓人頓生愛憐。絕望中的安娜臥軌自殺了,她再也不能用哭泣來發洩心中的不快了,這回,該輪到渥倫斯基和我們觀眾去落淚了。
蘇菲·瑪索後來主演的《情慾寫真》,也是一部傷心戲。她在影片中扮演的克萊麗還算一個比較幹練的攝影師,但她畢竟是女人,有歇斯底里的性格,有愛情的困擾,鏡頭中的蘇菲·瑪索也經常瘋狂地哭泣。有時候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哭,有時候面對一個人哭,還有時當著一群人號啕大哭。她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