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們所格格不入,或者是不可思議。
企業的策劃界定了企業決策的大方向和大目標。
對於企業的策劃,總是決定了一個企業將以什麼來滿足市場,或用何種知識使經濟執行卓有成效。因此,企業的策劃同時也決定了一個公司所必須取得並維持其領導地位的領域。即你的企業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要準確定位。當然,這種定位是根據企業的綜合資源來考察的,如人力、資金、品牌等。換言之,企業策劃為企業決策確定方向。
企業的策劃也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它必須導致這樣的決策結論,比如,“我們所需的是產品開發,產品開發有可能既開發暢銷的產品裝置,又產生對開發裝置所需的專有供應品的源源不斷的需求。”或者,“我們尋求與我們的營銷組織和經銷技術相適應的產品和工藝,凡是不容易適應的產品和工藝,一般就只開發到可以銷售或可以向他人轉讓許可證的程度。”再舉一例:“我們並不多麼在乎適用於一個專案的是哪些具體的技術領域,而是注重於系統設計和系統管理的能力是否為專案所必不可少。”
由企業的策劃引出的最重要的可實施的結論之一,或許是關於企業規模的決策。公司是否應該設法發展成大公司?還是仍然維持相當小的規模(至少就其市場和競爭對手而言)更為有利?(絕對大或絕對小的企業都不存在,企業的大小總是相對於市場和競爭而言的),以發展為宗旨的企業與惟有小才能取得最佳績效的企業,所執行的決策是迥然不同的。
如果商人不能正確把握企業的策劃,對接下來的企業決策將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訊號!
一個無法以正確的策劃界定自身的公司,會變得漫無章法,很可能目標甚多,變得無法控制。
策劃能力是經營者根據外部經營環境和企業內部經營實力,進行創意性的構想,是制定方案中確定企業發展方向、目標、戰略的能力。它包含以下四層意思:
1.發現問題的能力
這種能力與前述的創新能力不一樣。創新能力是對尚未出現的問題進行設計、設想,對未來作出敏銳的洞察,對“明天”進行立體思維。而策劃能力是對現實生產經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運用各種理論知識和經驗,作出判斷並提出解決辦法的能力。
2.適應能力
企業中有許多問題,都是關係到企業發展方向的,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才能做好策劃。這對作為企業經營者的你來說,應當敢於面對自己不可能具有多種專業知識的現實,增加適應能力,組織和依靠有關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用組織能力去彌補技術能力的不足。你的這種適應性,是強化策劃能力的手段之一。
3.最佳化能力
一個最佳化決策,要既具有對實際的“足夠低度”,使決策切合實際需要,又具有對權力的“足夠高度”,使決策能有效貫徹。這兩個“度”的交點,就是決策的“最佳化點”。你從多種可行性方案中進行抉擇時,必須有掌握最佳化點的能力。同時,你還要認識到“最佳化”不是“最佳化”,而是“滿意化”。在實際中不存在“最佳化”的理想狀態,而只有接近於“最佳化”的狀態。
4.自檢能力
在策劃付諸實施後,主客觀條件仍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比如,當出現某種新的工藝技術時,就又可能引起生產經營上的某種突變。為了使策劃能在動態環境中運用自如,你應不斷對已做出的決策進行檢驗,並及時調整和修正,以保證策劃的正確實施。
要有效地發揮策劃能力,你要考慮這樣五個問題:
(1)當一項決策擺在你面前時,你首先要考慮到這項策劃所涉及的職權範圍和限制因素,然後分辨出該由誰來作決定。
(2)你要考慮策劃的價值。鑑別一項策劃有沒有價值的最好辦法,就是反思一下,假如這個問題不解決,將會失掉些什麼東西,這樣很快就可以看出策劃的重要性。
(3)你要考慮策劃的時間性。策劃的價值與策劃的時間是有關聯的,最佳時間時策劃,就可以獲得最大的價值。如果條件不成熟,就貿然作出決定和選擇一項策劃,那是冒險;條件成熟而拖延作出決定和選擇,優勢會轉化為劣勢,那會坐失良機。
(4)你要考慮策劃的根據和後果。你在策劃前,一定要親自審查所掌握的情況、事實和資料,從而提高策劃的科學性。同時,要考慮到一項策劃帶來的後果和反響,採用必要措施來補救一些策劃的偏差面,克服可能帶來的任何一點消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