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爭辯的事實。燕國所需要做的是什麼呢?效仿越王勾踐發展自己,壯大自己,忍辱負重,勵精圖治。而太子丹是怎麼做的呢?他因為在秦國作人質時受到了一些不好的待遇,便要報復,刺殺秦始皇。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太子丹卻是時時刻刻地尋思報仇,而他的報仇方式,又採取了暗殺這種極下策。他想透過對方的內亂來遏制對方的攻勢,卻不去考慮如何壯大自己的力量,這是極端的短視,是缺乏深謀遠慮的表現。事實也證明,這隻能加速燕國的滅亡,只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與燕太子丹情景類似,卻因決斷選擇迥異而結果也迥異的例子。
明太祖朱元璋自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參加郭子興的紅巾軍起義,到元至正十六年率軍攻克集慶(今南京),前後僅4年的時間,起義隊伍就發展壯大到五六十萬人,並建立了以應天府(朱元璋佔領集慶後,改名為應天府)為中心的根據地,成為當時大江南北各種勢力中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
然而,朱元璋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而盲目行動。他開始遍訪天下有識之士,來制定下一步的戰略方針。
一天,朱元璋親自登石門山拜訪老儒朱升,向他請教奪取天下的方針。朱升給了他九個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讓朱元璋繼續鞏固根據地,發展糧食生產,不要急於稱王道帝,以縮小目標。待到準備充分再圖大舉,自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朱元璋聽了朱升的分析,認為很有道理,便把它作為下一步的戰略方針來執行。
在政治上,為了避免樹大招風,朱元璋決定暫不稱王,仍對北方的小明王保持臣屬關係,仍使用宋政權的龍鳳年號,打的仍是紅巾軍的紅色戰旗,連起義綱領口號也沒有變:“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這與小明王的“直抵幽燕之地,重開大宋之義”是一致的。
在軍事上,朱元璋首先抓緊軍隊的訓練,經常命令部將帶領士兵進行軍事訓練,以提高作戰本領。
在經濟上,他非常重視發展農業生產。專門設定營田司,任命康茂才為營田使,負責興修水利;派遣儒生,到各地勸課農桑;並實行屯田制,命令軍隊在江陰、龍江等地屯田,邊打仗邊生產;推行民兵制度,組織農村壯丁,一面練武,一面耕種。
朱元璋還非常注重搞好軍民關係,強調要“惠愛加於民,法度行事軍”。要求全體將士嚴守紀律,愛護百姓,如有違犯則嚴懲不貸。親征婺州時,他派騎兵帶令牌傳令全軍:“不準亂殺無辜,不準擄掠婦女,不準搶掠民財,違令者斬!”隨同出征的親隨黃某因搶劫民財,當即便被斬首示眾。
此外,朱元璋還很注意禮賢下士,廣攬人才。攻下浙東後,劉基、葉琛、宋濂、章溢四大名士到應天應聘,朱元璋特築禮士館,請他們住到裡面,做自己的謀士。
經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戰略方針的實施,朱元璋迅速鞏固和發展了根據地,兵壯糧多,得到百姓擁護。這一切,為他以後逐鹿中原進而統一中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事實已經證明了他們的成功,決策是多麼重要啊!
以下是成功商人做出正確決策必備的五種能力:
1.提出問題的能力
及時發現現實生產管理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並運用各種理論知識和科學方法,做出判斷,並指出這些問題,哪些應由上層解決,哪些應由中層解決,哪些應由下層解決。
2.分析問題的能力
從全域性出發,以戰略眼光,對問題加以分析,依據其緊迫性、嚴重性、擴散性,加以分類、排隊、篩選,從中挑選那些對全域性有嚴重影響的問題作為重點決策問題。
3.解決問題的能力
(1)最佳化能力。即從多個可行方案中抉擇最優方案的能力。
(2)適應能力。決策問題往往涉及許多學科,有些管理者的專業知識可能不適應。這時應組織和依靠有關專家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用組織能力彌補技術能力的不足。
4.檢查決策實施的能力
決策實施時,主客觀條件在不斷地發展與變化。如出現新的工藝技術變化,或市場環境的變化,就可能會引起生產管理上的某種突變。為保證決策能力在動態中運用自如,管理者應不斷對決策進行檢驗,並及時調整或修正,以保證決策的正確實施。
5.直覺判斷能力
很多情況下,決策需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反覆研究、反覆推敲只會貽誤時機。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