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忍大師說道:“有沒有剃度只是個形式。剃度了,沒有覺悟,也是白搭。你沒有剃度,可你覺悟了。你覺悟了,就可以當法嗣。”
弘忍大師走到牆邊,慢慢地開啟一口箱子,從裡面取出一領木棉袈裟,送到慧能面前,說道:“慧能,你看,這就是達摩祖師傳下來的袈裟。我把它交給你。將來,我圓寂之後,你就代我傳法,這袈裟就是證物。你要代代相傳。”
慧能熱淚盈眶,哽咽著說道:“大師,弟子真的不敢擔此重任哪!”
弘忍大師感慨地說:“你早年受過很多苦。這副擔子,你擔得起來。好了,你不要推辭,接受袈裟。”
慧能激動得全身哆嗦,向弘忍大師叩了一個頭,接過了袈裟。
弘忍大師拿出一個包裹,讓慧能把袈裟包裹起來,然後說道:“慧能,我立你為法嗣,按理說,就應該把你留在寺院中。可是,你也看到了,你神秀師兄在東山寺深得人心,眾僧都認他是我的接班人,都擁護他。你年紀太輕,在東山寺沒有根基。我擔心你在東山寺站不住。”
慧能愣了片刻,試探地問:“師傅,你是要我離開東山寺?”
弘忍大師點了點頭,說道:“慧能,我就是這個意思。我要你今天晚上就離開東山寺,回你的老家去。你回到老家,先躲到山林裡,千萬不要對外人說,你是禪宗第六代傳人,更不要說,袈裟在你手裡。你要說了,會招來麻煩,招來殺身之禍的。你應該悄悄地發展信徒,吸收弟子。什麼時候,你有了眾多的信徒,有了可靠的弟子。他們能夠保護你了,你再告訴世人,達摩祖師的袈裟在你手裡,你是禪宗第六代傳人。明白嗎?”
慧能連連點頭,說道:“師傅,你說的我都記住了。”
弘忍大師又拿出一套行囊,把包著袈裟的包裹裝進行囊裡,說道:“我給你準備了一套行囊。這裡面有衣服,有食物,還有銀子。你馬上離開東山寺。我送你去江邊。”
慧能只好應承,背起行囊,
弘忍大師帶著慧能走出寺院後門。慧能發現,這裡停著一輛馬車。趕馬車的不是別人,正是惠通。惠通看著慧能,滿臉微笑。弘忍大師二話不說,招呼慧能上了馬車。惠通揮動馬鞭,趕著馬車離開了東山寺。
弘忍大師一直把慧能送到江州的渡口,他已經在渡口準備好渡船,讓慧能上船過江。
慧能懷著激動的心情上了渡船。渡船朝大江南岸駛去。慧能望著站在渡口的弘忍大師,不禁痛哭失聲。他再一次跪了下去,向弘忍大師叩頭禮拜。
弘忍大師滿懷愛憐地望著慧能。他也不斷地揮手,眼睛裡也浸滿了淚水…… 。。
第六章、慧能、神秀和武則天
由於慧能寫的偈語比神秀寫的偈語好,弘仁大師放棄了神秀,改立慧能為法嗣,把達摩袈裟給了慧能,並且要慧能離開東山寺,回嶺南老家躲避。這裡就有了一個問題,神秀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他跟慧能關係如何呢?或許,有很多人會想,神秀應該非常不高興,他會恨弘仁大師無情無義,恨慧能搶了他的位置。
但是,應該說,這樣的想法並不正確。實際上,神秀顯得很放達。他尊重弘仁大師的決定。他既沒有恨弘仁大師,也沒有恨慧能。後來,他也離開了東山寺,到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弘法。十六年之後,弘忍大師去世了,禪宗就分成了兩個流派。在長江以北,以神秀為宗師,在長江以南,以慧能為宗師。
隨著時間的推移,神秀的名聲越來越大,漸漸傳到武則天的耳中。武則天就下詔請神秀出山到皇宮裡傳法。在大足元年,也就是公元701年,神秀到了東都洛陽的皇宮。武則天非常敬重神秀,想讓他當國師,也就是皇帝的老師。神秀顯得非常謙遜。他坦誠地告訴武則天,他的師弟慧能對佛法的研究比他深透,他的師父弘忍大師更看重慧能,讓慧能當了法嗣,而且把達摩法衣給了慧能。神秀表示,武則天應該讓慧能當國師。
武則天很敬佩神秀的誠實和謙恭。她馬上下詔給慧能,請慧能到洛陽的皇宮當國師。可是,慧能卻以身體不好推脫,不肯北上進皇宮。接下去,就發生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武則天再次給慧能下詔,說她想看看達摩的袈裟。慧能不敢抗拒,便把達摩的袈裟送進了皇宮。武則天看過達摩袈裟,也不客氣,就把達摩袈裟留在了自己手裡。後來,她又把達摩袈裟賜給了禪宗另一位高僧智詵。武則天為什麼要把達摩袈裟賜給智詵呢?請讀者朋友看後面的故事《喜歡美女》。 。。
第七章、神武仙姑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