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看到了有利的一面,即中國有可能在鐵礦石市場主張更大的話語權。鄒建一再強調,2005年是鐵礦石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重要歷史階段。“中國作為世界鐵礦石進口第一大國,將在以後的鐵礦石談判中獲取更多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明年我們再回到新一年度鐵礦石長期供貨價格的談判桌上,要談判的將是礦價到底降低5美元、10美元還是15美元的問題,我們對此充滿信心。”鄒建當時曾有過這樣一番表態。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大家第一次開始對新一年的鐵礦石談判充滿期待,似乎定價權已經掌握到了中國手上。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首席談判者上場(1)
2006……2007年
首席談判者上場
2006年鐵礦石談判到來之前,中國的氣勢來得比以往都強烈。
按照往年慣例,鐵礦石談判一般從當年12月開始,最晚到第二年3、4月間結束。談判還未開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就高調宣佈,中國將在11月中旬與鐵礦石主要供應商展開談判。羅冰生還亮出了中國的態度,預期2006年全球鐵礦石總體供需基本平衡,全球海運貿易的鐵礦石價格應在2005年大幅上漲的基礎上向合理價位迴歸,即價格向下調整。
利益天平另一頭的三大礦業巨頭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一致認為,2006年的鐵礦石市場仍將保持供不應求局面,要求將新一年的合同價格在前一年的基礎上提高10%到20%。
事實上,供需雙方的暗自博弈從9月份就開始了。
9月底,三大礦業巨頭突然陸續造訪寶鋼,先是力拓鐵礦總裁鮑宜安,接著是必和必拓市場和技術專家,最後淡水河谷執行長羅傑·艾格奈利和鐵礦部執行董事馬丁斯也按捺不住飛赴上海。
三大礦的登門公關過程都洋溢著友好和諧的氣氛,供需雙方避而不談鐵礦石價格。必和必拓CEO顧之博的一番外交辭令巧妙地化解了這個敏感問題:“全球商品市場歸根結底是市場,而市場價格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這也就意味著任何一家公司或幾家公司都很難以任何方式在任何時段內影響或左右市場價格。”
不過,在三大礦謹慎的言辭中,外界還是看出了他們漲價的意圖。淡水河谷CEO羅傑·艾格奈利不斷向媒體放風,由於興建鋅礦和投產需要一定時間,鐵礦石的供需狀況仍不平衡,供給依然緊張,而中國的鐵礦石需求還在迅速增長,希望明年的鐵礦石價格能夠提高3%~5%或5%~10%。
顧之博甚至巧妙地將往年鐵礦石大幅漲價的原因推到了中國身上,他說,過去許多年世界能源市場處於基本平衡的狀態,甚至供大於求,但中國突然加速的需求打破了這種平衡。必和必拓為平衡供需,在過去幾年已經為中國市場專門新開發了數個專案,但這種大規模的投資擴產還需要時間來完成。
中國方面自然也不甘示弱,咬住一個目標:降價。
中鋼協率先放出減產的訊息,召集國內45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的代表召開“穩定國內鋼材市場座談會”,提出減產5%的要求,以穩定國內鋼價。早在7月份,國家發改委就出臺了《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加速了鋼鐵企業的整合,近1億噸的落後裝備產能面臨淘汰。
商務部的支援緊隨其後。12月5日,商務部外貿司對外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預測2006年鐵礦石將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報告的潛臺詞很明顯:三巨頭的供求不平衡論站不住腳。與此同時,商務部和發改委的官員們在不同場合都一致表示,2006年的鐵礦石價格應該下降。
發改委工業司司長劉鐵男甚至公開指責三大礦,言辭激烈:“進口鐵礦石是中國的一項長遠戰略,但目前中國鋼鐵生產能力已經嚴重超過需求,導致9月份以來鋼材價格全面回落,95%的品種跌破成本價,當然這與今年鐵礦石價格上漲也不無關係。鐵礦石供求關係的變化是必然的趨勢,不排除再出現1999年給回扣、買方市場的可能。從感情上講,當我們鋼鐵行業全面虧損、最困難的時候,你們不要再捅一刀子,否則記你一輩子!” 。 想看書來
首席談判者上場(2)
為了擴大談判力量,中方也在積極尋找其他的鐵礦石進口渠道。10月份,中鋼協同印度方面達成協議,印度同意整合本國鐵礦石資源,統一對中國出口鐵礦石的價格;11月份,時任商務部部長的薄熙來在韓國釜山和智利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