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生產企業,聯合工作組是由其中的14家大型鋼廠組成,這些企業佔到全國進口鐵礦石總量的55%。
2003年11月,新一輪的鐵礦石談判拉開帷幕。礦業巨頭們很快就丟擲了強硬的要求:無論買家說什麼,今年的鐵礦石價格必漲無疑,給出的理由同樣是中國需求強勁。當年的統計資料見證了“全球最大的吸鐵石”誕生:中國2003年進口鐵礦石億噸,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佔全球鐵礦石海運量的27%。
2003年12月15日,鐵礦石談判全面展開,中國首次走進了談判場。代表中國的正是來自寶鋼的劉永順。寶鋼是由國內14家大鋼廠一致推舉出來的,一則寶鋼是國內進口鐵礦石最大的利益相關方,二則寶鋼擁有多年進口鐵礦石的國際貿易經驗,比其他企業更熟悉國際情況。
日本鋼鐵企業對中國的參與表示歡迎,他們認為,中方的參與不僅增強了買方的陣勢,能夠平衡談判雙方的力量之差;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和日本企業同屬亞洲板塊,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的盟友,對增強地區鋼鐵企業的談判勢力大有幫助。
在入場前,有必要先來熟悉一下談判桌上的遊戲規則。
根據當時的談判機制,賣方以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鐵礦石巨頭為代表,買方則是日本鋼鐵企業以新日鐵為代表,歐盟鋼鐵企業以阿賽洛為代表,中國鋼鐵企業以寶鋼為代表,形成賣方三家、買方三家的三對三談判,形成的每年一次長期供貨合同價格談判機制。在談判過程中,當一家鋼鐵企業與一家供礦企業達成價格協議並對外公佈後,一般情況下其他企業均跟隨定價。
“寶鋼說是參與了談判,其實只是列席的意思。”河北建龍鋼鐵控股公司的老總張志祥曾這樣描述過中國鋼企與鐵礦石談判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在談判過程中,寶鋼幾乎沒有發揮任何實質性的作用,日本人仍然是談判的主角。
新日鐵最終談下了新一年礦石價格較前一年上漲,寶鋼及其代表的中國鋼鐵企業也只能接受這一談判結果。
首戰失利
2004年年底,劉永順的團隊再赴鐵礦石談判桌,結果卻贏得了一次最悲情的談判。如本章開頭所述,的漲幅前所未有,這次失利像一枚尖利的楔子扎進了中國鋼鐵企業的心中。
“其實我們都意識到肯定會漲,但沒想到一下子漲了這麼多!”得知最終談判結果後,許多沒有參與談判的鋼鐵企業都發出這樣的感慨。顯然,這個結果讓他們叫苦連天,感慨之餘不乏憤懣的聲音。
回顧談判初始階段,雖然已經耳聞漲價傳言,但比起前一年,中國方面其實還是有些底氣了。
劉永順曾在2001年倡議國內鋼廠赴海外尋礦,這一倡議最先在寶鋼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實施。2001年,寶鋼就和巴西MBR公司簽署了長期採購鐵礦石的協議;2003年,寶鋼又和淡水河谷簽署了新的鐵礦石長期供應協議。國內的其他企業也紛紛試探性地出海,首都鋼鐵、武漢鋼鐵、唐山鋼鐵、馬鞍山鋼鐵、江蘇沙鋼都與國外礦企展開了各種形式的合作。
但這些都只是大家剛開始“一相情願”的想法。因為對手明顯更加強勢。
過去的一年裡,中國驚人的需求讓三大礦業巨頭興奮不已。2004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再創新高,全年總計億噸,比前一年增加了6000萬噸,同比增長了40%,貿易金額同比上漲了161%。更關鍵的是,按現貨市場的到岸價來計算,這一年中國進口的鐵礦石的平均到岸價是美元/噸,前一年是美元/噸,同比上漲了。而當年的長協礦漲幅只有,因此,三巨頭理直氣壯地擺出了要求漲價的理由:正是由於中國對鐵礦石的巨大需求,致使全球鐵礦石價格不斷攀升;中國市場的現貨價格又大大高出長協礦,現貨礦都漲了那麼多,長協礦沒有理由不要求漲價。
淡水河谷很早就放出話來,要求至少漲價90%。一時間,市場譁然,不少業內人士甚至以為淡水河谷是在開玩笑。事實上,這個漲價要求是1月21日由淡水河谷董事會提出來的,並非笑談。
無論如何,這個漲價幅度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要知道,就在談判開始前,澳大利亞鐵礦石業內人士曾放出來風,說這次的鐵礦石價格將上調30%。這是長協礦市場存在25年以來最大的漲幅。
2005年1月,必和必拓、力拓所代表的澳大利亞鐵礦石供應商與日本五大鋼鐵企業正在東京進行第三輪談判。兩拓給出的報價是上漲50%,而日本方面卻只願意接受最多20%的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