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日本鋼鐵企業能夠迅速發展起來的深層次原因在於,日本企業家“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專業精神,無論做什麼,皆力求最好,心無旁騖,精益求精”的精神。這種精神之背後是異常謙遜的學習態度,以及永遠不懈地吸取他人長處的開闊胸懷。 。。

中國鋼鐵業沒有馬其諾防線(2)

這是日本鋼鐵企業家與中國鋼鐵企業高管之間的不同,中國鋼鐵企業因為都是舊體制的經營管理模式,是以“講政治”的方式來發展和經營企業。因此,往往會產生急躁情緒,好大喜功,希望短期內能夠取得政績,不是以夯實企業的根基為出發點,而是以“做大”為出發點。造成的結果是“大而不強”,直到現在,政府主導的各個產業發展計劃中,都是以做大為目的。

日本人的謙遜表現在,他們願以歐美各國的學生自居,堅持交學費,學習經營手法,吸引新技術。因為日本的這些企業家都是非官員出身,他們的出發點很純粹,就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

透過吸收國外先進的2000多項技術,日本人迅速在此技術上研發自己的技術,憑藉他們對於事物的完美追求的品質,很快,日本製造業的規模和技術成為世界第一。日本人的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各個行業裡都有體現,即使是對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也毫不例外。從設計到加工,無不精心考慮,仔細研究。

“淺嘗輒止、短期利益、多賺快錢、什麼好賺就做什麼,乃至於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坑蒙拐騙,這種心態是要不得的。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做什麼就要做到最好。”這是日本企業家的座右銘。

即便到今天,這種精神也只在中國少數的民營企業身上可以看到,比如民營鋼鐵企業中的沙鋼集團,在企業家精神推動下,對管理、質量、技術和財務都有極為細緻的研究,這才能夠造就世界500強企業。

在中國官員型企業管理層主導下,1978年6月28日,中技公司和日本的新日鐵、朝陽貿易株式會社、三一企業株式會社簽訂《上海寶山鋼鐵總廠第二號技術協作合同裝置訂購規格書、報價、評價、設計審查與稽核》,上海寶鋼的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東芝和石川島播磨重工則與新日鐵合作成為寶鋼的裝置供應商。

從建設寶鋼開始,日本人提供的裝置都是按照它在國內的技術標準援助的,日本國內沒有鐵礦石,它是純進口的國家,它的裝置只能消化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國家的鐵礦石。從1967年開始,日本的財團就在全世界範圍內找鐵礦石。

與澳大利亞和巴西等過高品位的鐵礦石相比,當時中國雖然國內也有較為豐富的鐵礦石資源,但是由於品位較低,日本先進的鋼鐵生產裝置無法“消化”,因此建成後的寶鋼只能選擇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高品位的鐵礦石,從這一刻開始,就決定了寶鋼的命運系在日本企業身上。

為了滿足大規模進口鐵礦石的需要,上海寶鋼建設的計劃中也包括了可停泊10萬噸以上礦砂船的港口和配套設施,三井財團的關聯企業同樣成為了這些專案的受益者。

寶鋼股份從建立伊始,就像個小孩跟隨日本企業進口鐵礦石用於生產,它的基礎設施建設、產品技術標準和鐵礦石進口的量,這些歷史資料都在日本人的資料庫裡。

隨著國家對於寶鋼的支援,政策和資金催肥了寶鋼,但是企業規模的迅速擴大,使寶鋼當時的人力無法駕馭,這個時候,日本人及時站出來,要求對寶鋼的人員進行培訓和交流,組織寶鋼的領導幹部們去日本交流學習。

1992年,寶鋼與三井物產簽署了綜合合作協議,建立定期幹部交流機制。從那時起,雙方定期舉行幹部交流和各項業務交流,尤其是在剪下加工中心領域擁有多項合作。同時,雙方還互派骨幹員工赴對方公司進行培訓,每年雙方互相培訓已達300多人次。為了鞏固和深化三井財團與寶鋼的合作關係,三井物產一直在進行著十分細緻的協調工作,在總經理會議、幹部互派、情報共享等方面與寶鋼建立了牢固的聯絡。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中國鋼鐵業沒有馬其諾防線(3)

這不能怪當時寶鋼的領導們,那個時候誰知道在10年後,中國會和日本在世界範圍內發生鐵礦石爭奪戰呢?

隨著寶鋼在基建、鐵礦石進口和人才培訓上與三井物產的緊密合作,雙方在終端市場上的合作也開始頻繁起來。

1993年,寶鋼以9000萬日元建立了自己的日本子公司寶和通商,主營寶鋼所需的鋼鐵生產裝置、零部件,以及鋼鐵產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