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藉口找方法,不換腦袋就換人(12)
小杰福斯嚇得面如土色,不敢回話。
這件事發生後,機靈的小杰福斯就想,怎樣才能使羊群不再越過鐵絲柵欄呢?他發現,那片有玫瑰花的地方,並沒有更牢固的柵欄,但羊群從不過去,因為羊群怕玫瑰花的刺。“有了,”小杰福斯高興地跳了起來,“如果在鐵絲上加上一些刺,就可以擋住羊群了。”
於是,他先將鐵絲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後把它結在鐵絲上當刺。結好之後,他再放羊的時候,發現羊群起初也試圖越過鐵絲網去菜園,但每次都被刺疼後,驚恐地縮了回來,被多次刺疼之後,羊群再也不敢越過柵欄了。半年後,他申請了這項專利,並獲批准。後來,這種帶刺的鐵絲網便風行世界。
實際上,創新者經常把創新想像得太高深、太神秘、太複雜了,並因此阻礙了他們創新,產品創新往往是在不經意間獲得的,所以,偉大的創新往往是很簡單的。在康奈爾大學做過這樣一個著名的試驗:
如果把6只蜜蜂和同樣多隻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會發生什麼情況?
人們會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力竭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鐘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逃逸一空。事實上,正是由於蜜蜂的智商和它不肯變通地運用其趨光特性,才導致了其最終的滅亡。
蜜蜂以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它們不停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對蜜蜂來說,玻璃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們在自然界中從沒遇到過這種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氣層;而它們的智力越高,這種奇怪的障礙就越顯得無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不顧亮光的吸引,四下亂飛,結果誤打誤撞地碰上了好運氣;這些頭腦簡單者總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順利得救。因此,蒼蠅得以最終發現那個正中下懷的出口,並因此獲得自由和新生。
上面所講的故事並非寓言,而是美國密執安大學教授卡爾·韋克轉述的一個絕妙的實驗。韋克是一個著名的組織行為學者,著有《組織的社會心理學》等書。
韋克總結到:“這件事說明,實驗、堅持不懈、試錯、冒險、即興發揮、最佳途徑、迂迴前進、混亂、刻板和隨機應變,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應付變化。”
成功的設計實踐總是跟實驗、應變聯絡在一起的。打破僵化,無拘無束,保持寬鬆開放、生氣勃勃的環境,這是所有出色的設計公司管理的真諦。IDEO公司被稱作“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設計公司”。其創始人托馬斯·凱利直言:“IDEO是一個活生生的工作實驗室,永遠處在實驗狀態中。在我們的專案、我們的工作環境甚至我們的文化中,公司總在不斷嘗試新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