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七十節 戰爭的腳步(1)

一石以上,達到了平均四石半左右的水平。

但,糧食的富裕度,卻還不如從前。

尤其是河東郡。

四年前,河東郡每年能富裕糧食,僅僅是粟米就有三百餘萬石。

但現在,已經不足三百萬石。

這是人口增加後,糧食消耗隨之增加的最直接證據。

這使得劉徹從當地能徵調的糧食下降。

在扣除了必要的儲備糧食後,整個三河地區,漢室目前最多隻能調動三百萬石左右的粟米。

以目前的技術條件,這三百萬石,在運輸過程中,最少要損耗七十五萬石!

也就是說,僅能有兩百二十萬石左右的糧食能運抵前線,供給大軍。

而在現在,在和平條件下,一個士兵(步兵)每年的糧食供給標準是二十石,比農民略高,僅僅夠其填飽肚子。

而騎兵,人跟馬,按照一人雙馬標準計算,一年的糧食消耗,最少是四十石,這還不包括肉食和戰馬的草料。

換句話說,三河地區的兩百來萬石糧食,僅能夠五萬騎兵一年之需。

而,這支軍隊的後勤消耗和青壯消耗,還不被計算在內。

至於,剩下的那個糧食產區。

就是以長安為中心的廣大關中。

只是……

關中熟,天下足,早已經是昨日黃花了。

自太宗開始,關中就從糧食輸出地,變成了糧食輸入地。

在劉徹即位前,關中就已經每年需要從關東轉輸糧食五十萬石左右,以滿足關中的貴族和長安市民的需求。

好在,在劉徹即位後,透過提倡和鼓勵百姓轉種冬小麥。

並且發明和推廣了,包括麵食、饅頭包子在內的多種小麥精加工食品。

這使得,關中的糧食自給率,大大增加。

而全新的小麥種植技術和大量的各種肥料(人畜糞便、土化肥以及部分鯨魚骨粉、鮭魚骨粉製成的肥料)的應用,以及大量的水利設施和水車的全方位普及。

使得關中的畝產大大增加。

尤其是小麥產量,直接翻倍。

粟米畝產四石,差不多就已經是極限。

但小麥畝產四石、五石,只是起點。

上林苑裡,少府的農稷官負責的試驗田,去年,甚至出現了畝產十石的奇蹟!

如此一來,關中的糧食安全,終於告別了依靠關東轉輸的歷史。

過去三年,關中的糧食結餘,年年增長。

而且,因為糧食保護價政策的存在,使得百姓願意出售自己富餘的糧食。

到去年為止,少府在關中的倉儲糧食數量達到了四百萬石的創紀錄新高。

雖然,其中三百萬石是小麥。

而在另外,大豆等豆類儲量,也在增加。

因為國家收購豆類,而且,鼓勵百姓套種大豆。

所以,現在在少府,庫存了超過五十萬石的各種豆類。

此外,還有數十萬石的豆渣和豆餅等大豆榨油後的副產品。

這些豆渣和豆餅,都可以作為飼料,從而減少軍隊,尤其是騎兵部隊的糧食需求。

目前來看,關中至少可以抽調三百萬石以上的糧食(包括豆渣、豆餅)轉輸到前線的雲中、雁門和代北。

有了關中的糧食補充後,劉徹總算是勉勉強強,湊足了河套會戰所需要的基本糧食。

至少,高闕戰役的糧食,是不缺了。

只是……

一次河套作戰,就掏空了整個國家的糧食儲備。

這讓劉徹有些無語。

“必須加快小麥的推廣和種植面積了!”劉徹在心裡對自己說。

小麥取代粟米,成為北方主要種植作物,在歷史上,曾經用了一千年。

這是巨大的傳統的慣性在作用。

想要加速這個程序,劉徹就只能用出絕招——提價!

現在,少府的小麥收購價格,大約是每石小麥四十錢,有些時候甚至三十五錢。

比起粟米價格,低了十錢以上!

對農民來說,種植小麥和種植粟米,在經濟上,其實是一樣的。

甚至,種植粟米比種植小麥,獲利更多一些。

而且,小麥比粟米,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來照顧。

所以,哪怕在關中,除了上林苑,是因為少府在強力要求種植小麥外,其他地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