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父親獲罪,糾集十餘名食客劫下父親,斬泰山郡太守,同行獄卒上百人而畏臧霸之勇不敢阻攔,後攜父流亡東海郡。至徐州陶謙時代,更是官拜騎都尉,號令千軍,橫行左右。
後與孫觀、吳敦、尹禮等聚合軍眾,臧霸為統帥,屯於開陽一帶,自成一方霸主。
這樣的人物,若是投奔在涼國,不出兩年便又是個縣侯。
可現在,臧霸不可能歸降涼國,他的兄弟孫觀、吳敦、尹禮皆役於陣中,而涼國舅裴徽也被他斬於亂軍之中,雙方的矛盾已不可調和,哪裡還有可能歸降?
就算馬越有心收降這名徐州英傑,馬擎也不可能會讓他安然活到後面。
就這一條了,打吧!
其實臧霸心底是有退路的,如果不行,他便打算歸降朝廷……若朝廷不與涼國撕破臉面,他便去江東。
天下之大,難道還沒臧宣高一席之地?
無論臧霸怎麼想,馬擎可是付出十二分的小心與恨意,一柄弧刀舞得破風,劈頭蓋臉地向臧霸砍去。
鋒銳的弧刀一次次險而又險地斬在臧霸身邊,而臧霸的環刀也一次又一次地與馬擎的兵器對撞。
應付這樣的戰鬥,對臧霸而言還比較輕鬆,他對馬擎沒有殺人,尤其在知道馬擎是涼王世子之後,臧霸更不願殺死馬擎。他之所以單騎出陣與馬擎對搏,為的僅僅是給部下爭取撤退的時間。
在他看來,只要擊敗馬擎,甚至只要與馬擎單打獨鬥,就足以吸引涼**士的注意力,為己方的騎兵贏得生還的可能。
確切來說,臧霸打算退出徐州了。
只要這場戰鬥一結束,他便會帶著自己麾下兵馬遠走西北投奔皇帝,不求大富大貴……這已經不是他所能夠左右的戰鬥了。
徐州剩餘的力量他已無法整合,廣陵陳氏父子投奔了江東,州郡大氏糜家兩不相幫,能在他麾下效力的那些豪強也僅僅在等待形勢再明亮一點,多半也要另尋依靠,他臧霸是靠不住的。
事實上臧霸也正打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