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就知道這世道缺了誰也照樣過,當兵打仗的事又不是隻有你能幹。”

馮子材抬起頭把眼瞪了起來,黃氏連忙道:“不說了,我不說了還不行嗎?”

馮子材道:“去,把小三,小五叫來。”黃氏應聲去了。

不一會,馮子材的三兒子馮相華、五兒子馮相榮走了進來:“爹,您叫我們。”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後宮系列:大清帝國(70)

這邊馮子材點點頭還沒開口,就聽見院外一陣馬的嘶鳴聲,下人前去開門,只見一個身穿四品官服的官員和幾個差役站在門口,“請問是馮老提督家嗎?”

馮子材連忙迎了出去,“下官正是馮子材,不知上差是……”

身穿官服的官員笑著道:“老提督,快準備接旨吧。”

馮子材聞言連忙叫人準備香案,把欽差讓進屋中奉茶,“還沒請教上差高姓大名?”

那中年官員連道“不敢當”,笑呵呵地對馮子材說:“下官唐景崧,最近蒙皇上天恩,遷了本省道員,以後還要老提督多多照顧。”

“原來是唐道臺,聽你的口音,似乎是本省人士。”

唐景崧笑著道:“說來慚愧,下官本是灌陽人,只是進京後一直沒有回鄉,至今已有十餘載了。”兩人又說了一會話,香案便準備停當。

唐景崧取出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馮子材復提督職,總辦廣西軍務,接旨即率軍前往鎮南關佈防,欽此。

馮子材磕頭謝恩,雙手捧過聖旨。唐景崧道:“老提督,前線吃緊,法人已經佔了安南,下面就衝著我大清來了,皇上要我對您說,您要槍要炮皇上都給,就是不能勝法人也沒關係,只要能拖住法人,不讓法人過了鎮南關就成,皇上他自有定計。”

馮子材聽了老眼一亮,他原本還擔心朝廷急功近利,而法人又來勢兇猛,若是戰事不順,自己只怕吃罪不起,此時卻是寬心了許多。只是聽說當今聖上才不過十餘歲,要說出這話未免太過驚人,不由半信半疑地對唐景崧道:“這真是皇上說的?”

唐景崧笑笑道:“老提督莫要小看今上,當今聖上雖然年少,卻是英明睿智,才氣非凡,連唐某也看不出皇上的深淺。”

馮子材聞言不由吃了一驚,剛才他與唐景崧交談了一番,唐雖是文官出身,但也頗知兵事,可謂文武雙全,而論及各種見識,以自己一把年紀也要自愧不如,他如此稱讚當今聖上,看來這位天子倒真的有些能耐。

第三十一章 說服劉永福

從山西敗退後,黑旗軍就陷入了一個相當困難的境地,經營多年的根據地丟失了,使得糧食供應沒有了著落。而原本繳獲的武器彈藥也在山西一戰中用光了,現在不要說火炮,就是鳥銃黑旗軍也湊不出幾支。更為重要的是,許多黑旗軍士兵在山西一戰中受了傷,卻因為一直得不到很好的醫治,致使輕傷變成了重傷,重傷不治而亡。

而就在這時一個人出現在劉永福的面前,他就是才到欽州搬出馮子材的唐景崧。

唐景崧是我批改吏部奏摺的時候偶然發現的,對於這個在中法和甲午戰爭中數次上書向清廷提出建議的人,我有著很深的印象。他是同治年的進士,但十多年來卻一直鬱郁不得志,還只是一個吏部主事。其實中國並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有許多時候世道逼得他們施展不開。這次正好他上書建議聯合黑旗軍抗法,我就把他派出來了,也好給他一個施展的機會。

後宮系列:大清帝國(71)

劉永福看著唐景崧的時候是一臉煞氣,黑旗軍在山西之所以損失慘重,北寧清軍拒不發援軍是很重要的原因,劉永福冷聲道:“清狗派你來做這麼?”

唐景崧笑了笑沒有放在心上,而是捧出兩個木盒遞給劉永福,劉永福接過開啟,裡面赫然是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將軍,這兩顆人頭是黃桂蘭和趙沃的,因為他們見危不救,致使黑旗軍數千將士血染疆場,皇上聽聞後勃然大怒,親自下旨將二人軍前斬首,傳首九邊。皇上曾言道此二人若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足以告慰前線將士在天之靈。”

劉永福雙手捧著血淋淋的盒子,心中感到一陣莫名的痛快,成懷,你在天之靈,可以安息了。

劉永福把盒子遞給身後計程車兵,轉臉看向唐景崧的時候態度已好了很多:“唐先生,你這次來有何見教?”

“見教不敢,唐某此來是為將軍獻策而來。”

“策將安出?”

唐景崧道:“法人東來,以將軍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