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4部分

“安德烈,計劃要周密,力求一舉摧毀法西斯的鉬礦供應。”

“是,斯大林同志!”林俊敬禮後回答。

斯大林下來決心——他看瑞典當然是早就不順眼,不過出於政治和軍事上的雙重考慮而在忍耐罷了,既然所有人都認為時機已經到了可以不顧瑞典態度的時候,那就gan吧!

、、、、、、

轟炸礦山,如果是對於一般的鐵礦、煤礦等礦場,這扔上幾百噸炸彈至少能讓一箇中等規模的lou天礦停產一兩週、減產幾個月。如果是井礦,將地面上的廠房、機械配套設施炸個稀巴爛後,至少能讓它停產幾個月,想完全恢復生產的時間會更久!

林俊見過井礦是怎麼樣的——只要破壞了礦井外邊的那些提升機、礦石分選車間、發電廠或者gan掉了山區平行坑道外邊的停車場、車庫和那些擠在一塊的各式廠房,想恢復生產就相當於重新建一個礦,甚至會更麻煩!

斯大林有個疑問是能不能一次排出200架轟炸機就徹底摧毀挪威的鉬礦礦場,接下去聽完林俊的解釋後就明白了。

一旦進行轟炸,那納粹至少在一到兩年之內別想重新獲得足夠的鉬——這克納本鉬礦就是個井礦,而且已經挖得非常深,距離地表比較近的在幾十年前就採掘殆盡了:這還是現在就知道的情況。

而且鉬礦開採、冶煉還有一個特點,同高品質鐵礦石一類的礦石貿易不同:那就是鉬礦的進口國在鉬加工工業體系中一般會少一道工序——它們不會進口原礦石!

這都是有鉬礦本身的特‘性’而決定的。

各種天然鉬礦中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的鉬礦物主要是輝鉬礦,約有99的鉬礦是以輝鉬礦狀態開採出來。而輝鉬礦是一種容易進行浮選的礦物,浮選法是它進行‘精’選的主要方法:用浮選法可得到含85~95的鉬‘精’礦,總回收率達90。

德國人進口的就是鉬‘精’礦,省下了分選這個步驟;而挪威人就把巨大的分選工廠建造在礦場廠區裡邊——將沉重的礦石拉個上百公里進行分選和在採挖當地就解決這個問題擺在一起讓生產管理者選擇,誰都會選後者。

根據奧卡爾柯夫所知,克納本鉬礦廠區不遠還有一家歷史悠久的冶煉廠,也是挪威唯一的一家鉬冶煉廠:當然它也會進入轟炸目標的名單中。

這下需要做的就簡單了,幾百噸炸彈只要用的合理、投得夠準,那克納本鉬礦百多年積攢下來的廠房、裝置都會成堆廢墟——想徹底恢復?多年之後吧!

清理***的轟炸後廢墟就夠‘花’上幾個月,生產裝置恢復還要更多時間——兩樣同時gan有沒有合適、足夠的裝置也是個問題,如果沒有現成的(級別沒有現成一說,因為這不是搞輛卡車、‘弄’臺挖土機那麼簡單,很多礦山裝置都是整套、巨大、組裝式、特別的。)情況下緊急製造——哪能造呢?就算能在挪威找到能夠製造的工廠、或者gan脆從它處拆卸類似的裝置,拆就要時間,這運輸又更是個問題,沉重而巨大的礦山裝置運輸、安裝起來都是個麻煩活!

如果挪威沒有,就是德國本土有或者能夠立即生產,那運輸就更是個大麻煩了!

建個礦不容易呀,這不是搞小煤窯:一個籮筐一把搞頭就能挖,有個風鎬加臺電車就算機械化。

一般情況下礦山的廠房裝置就是一個“密”,基本屬於“扎堆型”,而不是莫斯科城區建築的分“散型”——不過到底克納本鉬礦的實際情況如何,內務部和總參情報部有辦法讓林俊等人知道。

亞歷山大的部下歷來以動作迅速、辦事能力超高著稱,這次也是一樣——一接到人民委員的命令,他們幾個小時內就從有‘色’金屬工業委員會找來了幾個幾年前曾經到過挪威克納本鉬礦參觀的專家和領導,還有當時拍的一些照片都在天黑前送到,無論是放在那些人家裡的紀念照還是委員會檔案室裡的照片;總參情報部也送來了不少克納本鉬礦廠區的照片,還拉了幾位瞭解鉬礦生產的工業專家,他們會詳細解說在鉬礦生產中哪些類別的廠房是最為重要、建造起來最麻煩的!

修造難、破壞容易——其實破壞也是個技術活,就像炸橋拆房子一樣,蠻gan是‘浪’費力氣、資源,也是要講究技術的。

找來的一群人都被帶往空軍委員會。當天晚上,繪圖人員、工業專家、到過克納本鉬礦的同志、空軍技術員、照片分析專家等等一群人在空軍委員會的一間大會議室裡擺開了戰場,相互協同、同心協力著忙乎。

取來的實景照片中